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官方微信

首页>公开>乡村振兴>乡村振兴
伊金霍洛旗:“一碗炒米”带来的致富路
发布时间:2024-04-09 10:34:34      作者:武小丽      来源:伊金霍洛旗      【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伊金霍洛旗新庙炒米起源于陶亥召喇嘛。据考证,陶亥召建于1652年,几经增修,喇嘛达到500多人,这些喇嘛来自游牧地区,他们将这一绝妙的技术教给了当地汉族居民。其色黄而不焦,米坚而不硬,以独特的风味蜚声遐迩。新庙炒米品牌LOGO采用陶亥召+糜子+怀抱式融合设计,体现地方特色的同时也表达出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

从经营模式来讲,新庙炒米基本属于农户零散型加工模式,一直未形成规模化生产,没有树立品牌。近年来,新庙炒米一度陷入无人生产、无人传承的产业链停滞的状态。为继续弘扬新庙炒米文化,打造品牌,提升知名度,推动新庙炒米产业化发展,整合全村炒米加工产业,传承和制作更优质的新庙炒米,2017年,新庙村成立新庙吉新炒米加工有限公司。

新庙炒米于2009年被自治区列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于2023年入选第三批全国名特优农产品。新庙炒米不仅是一道凝聚民族交融的美食,更是新庙村农牧民致富的拳头产品、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利用当地特有水土,种植富硒糜米,经过精心加工制作的炒米,无污染、无公害、不添加任何对人体有害的辅料,属纯正的绿色食品。纯手工制作的炒米具有颗粒均匀、色泽金黄、口感香脆、味道鲜美,携带和食用方便等优点。

2023年,新庙炒米实现了收入20万元,每年带动周边父老乡亲收入超过20000元,不仅拓宽了各民族群众的增收渠道,也在稳就业中推进了各民族群众互学互促互联、交往交流交融的局面。

转载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做回链

主办: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承办:鄂尔多斯市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506000004     蒙ICP17002409号-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7-8581170(工作时间)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 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

邮箱:ordosxxbs@163.com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