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快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分配进度。全面推行资金拨付公告公示制度,保证各级衔接资金在一个月内拨付到施工单位。
二是整合现有资源,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各嘎查村的产业发展模式。坚持“分区实施”,突出特色产业发展。沿河区域持续提升标准化水平,培育“四季优质高端果蔬”。在梁峁山区,大力培育实施“坡改田”,将生态杂粮面积扩大到10万亩(现在是4.9万亩),培育“美稷小杂粮,儿时的味道”全域小杂粮品牌。
三是在薛家湾及以西、以南梁峁山区打造建设“十万亩苹果、百万亩山杏、百万亩沙棘”,制定暖水山地苹果地方标准体系,打造暖水山地苹果区域公用品牌。
四是在薛家湾、布尔陶亥、十二连城、大路、沙圪堵以国有企业现代农牧业公司、量蕴农牧业公司、中天公司等企业为龙头,着力发展安格斯牛、湖羊、生猪等产业,同时,全力发展做强“准格尔旗羯羊”。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托当地资源禀赋,整合当地特色农产品、旅游资源等,发展“农业+电商+旅游等”产业,进一步延长、提升产业链,培育多元化嘎查村集体产业融合主体,拓展农业新功能,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五是深化农企利益联结,大力发展订单种养殖业,与龙头企业签订种养合同,建设羯羊科技中心和杂粮科技中心,延伸产业链条。
六是拓宽全旗农畜产品销售渠道,鼓励线上线下销售旗内农畜产品,持续推进企地合力助推消费帮扶工作,解决农畜产品卖难问题,坚持“农户受益”,稳定实现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000元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