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敖镇党委、政府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团结带领全镇党员干部群众,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不断强化责任担当、拓宽思路、完善机制、落实帮扶项目,通过实施易地搬迁扶贫、产业扶贫、危房改造扶贫、技能培训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和健康扶贫等一系列扶贫工程,探索实施“点、线、面”工作法,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在扶贫助困机制方式上,走出了一条脱贫攻坚新路子,确保小康路上不让一人掉队。
在点上 精准谋划2个居民点产业发展。引进宏野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采取企业认领基地、农牧户入社入股、统一种植品种、统一育苗供应、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产品销售的模式,在租赁马场井易地扶贫搬迁居民点蔬菜大棚的同时,定向雇用居民点贫困人口,负责大棚日常生产劳作,通过设施租用和岗薪带动,实现“以企带社、以社联户”目标。在养殖业上,引进内蒙古人人益清真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与两个居民点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资产租用和资金入股协议,开展合作繁育,并提供产前、产中和销售一条龙服务,农企共用“人人益”肉品牌,组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永久性利益共同体。
在线上 优化完善驻村帮扶机制、细化责任。党政领导每人帮扶新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3至4户,帮扶2014年至2016年度建档立卡贫困户2至3户;镇享受副主任科员及以上待遇的干部每人帮扶新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1户,帮扶2014年至2016年度建档立卡贫困户6户;镇其他在编在岗干部每人帮联巩固扶持户7户。注重贫困户内生动力提升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组织所有建档立卡贫困先后13次参加全市和全旗基层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宣讲活动暨主题培训活动,通过现场聆听和分享典型事例、典型人物、典型经验,从内心思想上引导和转变贫困人口观念,有效激发和提升了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优化扶贫资金的使用管理,按照市、旗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要求,及时研究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严格执行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坚持做到不随意调整项目。全面落实公开公示制度,扶贫资金分配结果一律公开,扶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情况一律公告公示,随时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确保各类资金使用安全高效。
在面上 对2014年—2016年散居的327户、891人贫困户,引导和鼓励发展产业扶持327户、891人(其中享受易地扶贫搬迁202户515人);落实政策实现教育扶持159人(2016年93人,2017年66人);兜底保障70户、127人。为251户、587名巩固户每人购买了330元商业保险;危房改造67户(其中2014年19户、2015年16户,2016年32户),同时购买住房保险251户。2018年,为22户新识别贫困户的到户扶持产业项目验收工作,发放产业扶持资金380000元,其中节水灌溉和经济作物共502亩,基础母畜398只、羊羔109只、仔猪7口、鸡苗110只、小母牛2头、成龄母牛2头,新打机井5眼、羊棚3座(其中项目棚2座、自建1座);危房改造7户、易地扶贫搬迁1户;兜底保障33户、71人;为42户、102人贫困户每人购买330元的商业保险;落实贷款贴息77户;落实教育扶持政策,春季上报91人,秋季上报92人;在健全和完善镇、村、户三级档案的同时,还为2018年新识别贫困户建立了电子档案,方便了动态管理实时监控。
通过全体帮扶干部的共同努力,全镇先后有355户、86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顺利脱贫。2019年,新识别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镇党委、政府将继续严格按照“五个一批”帮扶举措,按需点菜、按需配餐,重点强化产业扶持、突出企业带动,统筹落实好各类兜底政策,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