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官方微信

首页>公开>乡村振兴
伊金霍洛旗脱贫攻坚六项兜底扶持政策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7-02-22 14:54:05      作者:郝宝      来源:      【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当前最紧迫的政治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增进人民福祉。伊金霍洛旗根据贫困户四大致贫原因,实施医疗救助兜底、教育资助兜底、金融扶贫兜底、养老救助兜底、产业扶持兜底、农畜产品直补兜底等六项兜底扶持政策,全方位推进脱贫攻坚,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2016年全旗 400户973名国家标准线下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市低保线下2127户4863名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增幅达到20%以上。

一、具体做法

(一)实施医疗救助兜底。建立在册贫困户重大疾病救助基金,对全旗患有21种重大疾病及慢性病的在册贫困户患者给予医疗费用救助。即通过新农合、大病商业保险以及民政部门报销后剩余的可报费用,建档立卡贫困户重大疾病救助费用范围内三万元以下给予100%报销;三万元以上超出部分,根据医疗费用情况按70%、60%、50%的比例报销;同时对患者的车船费给予一定的资助。通过医疗救助,切实减轻贫困人口重大疾病患者沉重的家庭负担,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实现稳定脱贫。以苏布尔嘎镇敖包圪台村贫困户闫玉亮为例,闫玉亮的儿子闫浩龙2014年在中国人民解放总医院被确诊患有淋巴瘤、白血病,一直在北京治疗。2016年共花费治疗费12.03万元,经合作医疗报销及大病报销报销后余1.2万元。通过申请在册贫困户重大疾病救助,救助基金给予剩余1.2万元100%兜底报销,切实减轻了闫玉亮医疗费用负担。2016年伊金霍洛旗投入资金200万元,实行《在册贫困户重大疾病救助实施办法》,现已救助80人,发放救助金40万元;共有30061人次享受新农合扶贫优惠政策,实报销费用780.1万元,在原有政策基础上多报销费用225.6万元;投资21万元为400户国家级贫困户免费发放小药箱。

(二)实施教育资助兜底。建立在册贫困学生教育资助基金,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支持其完成从学前到大学学龄阶段学业教育,从根本上斩断“穷”根,防止贫困代际遗传。旗扶贫办与旗教育局设立联合办公机制,由扶贫办提供符合条件的贫困学生名单,全部纳入教育局各项国家政策性资助政策范畴。对于国家各项政策性资助未能覆盖的贫困学生,参照教育局资助标准进行兜底资助。贫困家庭幼儿园学生资助保教费每生每年4000元;小学、初中、高中生分别给予每生每年2000元、2500元、3000元伙食费补助;对贫困家庭大专、大学、研究生给予每生每年4000元伙食费补助。例如,红庆河镇纳林希里村市低保线下低收入口白金娥,因学致贫。按照在册贫困学生教育资助办法,2016年该户享受教育资助2500元。同时通过兜底政策,将白金娥纳入了低保,实现了兜底脱贫。2016年投入资金280万元,资助贫困家庭学生705人,发放资金317.3万元(其中教育局救助77人,发放救助金140.5万元)。

(三)实施金融扶贫兜底。2016—2018年旗财政安排专项资金2000万元,用于“金融扶贫富民工程”工作的风险补偿及贷款贴息,旗农商行按照风险补偿资金的10倍放大投放规模。支持贫困村主导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积极为贫困人口、扶贫户和嘎查村创业人员提供资金支持。加大对有发展意愿、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贫困户的金融扶持力度,鼓励贫困户自主贷款、自主发展。优先扶持积极履行扶贫责任的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小微企业和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共同脱贫。金融扶贫贷款包括“富农贷”和“强农贷”,“富农贷”年利率5%,政府100%给予贴息;“富农贷”年利率6%,政府给予50%贴息,即年贴息利率为3%。为让金融扶贫贷款使用在“刀刃上”,贷款利息采取“先收后补”的原则,确保贫困户将“富农贷”使用在致富产业项目上、“强农贷”贷款者切实带动贫困户发展。2016年发放富农贷3463.1万元,扶持贫困户879户2047人;发放强农贷7449万元,扶持企业15个、合作组织51个,扶持致富带头人和养殖大户223人,带动贫困人口753人。

(四)实施农畜产品直补兜底。针对我旗农村牧区贫困户分散经营、产销脱节、畜产品价格市场波动大、养殖业发展落后、贫困农牧民农畜产品“卖难”等问题,着力促进我旗贫困农牧民脱贫致富可持续发展,制定贫困户畜产品直补办法。旗财政安排建档立卡贫困户牲畜直补资金500万元,对全旗户籍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出栏的生猪和羊给予补贴。当市场价格高于养殖成本时,不启动补贴,当市场价格低于养殖成本时,即价格与成本价值倒挂情况下,启动价格补贴。有效保护贫困农牧民养殖收益,调动贫困户养殖积极性,促进畜产品增产,解决贫困户发展养殖业的后顾之忧。同时,伊金霍洛旗成立了国有云东农牧业投资公司,建设了大型现代化农副产品配送中心,与神东公司签订农畜产品供销协议,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牧户”的运作方式,整合境内涉农经济组织、贫困农牧户等种养殖资源向神东公司供应日常消费农副产品,有效带动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破解贫困户农畜产品“卖难”问题,现与13个合作社签订了合作协议。

(五)实施养老救助兜底。完善各项保障措施,强化养老救助兜底脱贫。一是推进农村牧区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将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二是针对不符合扶贫对象认定标准的社会低保边缘户、生活困难户脱贫问题,制定实施《低保边缘户救助办法》。三是加强社会扶贫包扶力度,对不具备产业扶持的贫困户充分发挥包扶责任人作用。依据贫困户实际提供多方面包扶,如代办医疗救助、生活缴费、协调临时救助、居家养老服务等措施。四是对符合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贫困户,通过集中安置、分散安置、入住幸福互助院等方式实现宜居养老救助兜底。2016年,为922名贫困户落实了低保政策;救助低保边缘户2957人,发放救助金342.2万元;发放“救急难”资金42.5万元,救助61人;幸福互助院入住贫困户6户8人。同时,将社会扶贫帮扶工作与养老救助相衔接,全旗123个行政事业单位、16个市直单位、115个工矿企业参与包扶,旗直单位6159名干部职工结对包扶120个嘎查村和2527户贫困户,切实为贫困户办实事。例如,苏布尔嘎镇国家级贫困户陈翠英,女,43岁。苏布尔嘎镇光生村村民。丈夫车祸去世。独自一人供两个孩子上学。本人长期患有大病,做了开胸手术,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搬迁到幸福互助院,并通过兜底政策,将陈翠英纳入了低保,大儿子2016年考上大学,低保对象奖励4万元,同时乌兰集团资助8000元。小儿子通过贫困学生资助项目资助2500元。

(六)产业扶持兜底。通过市、旗财政安排产业扶贫专项资金,全力实施产业扶持项目,突出抓好到村到户项目工程、个户产业扶持项目工程、电商项目工程、旅游扶贫项目工程等“造血工程”,建立能够持续“造血”的长效扶贫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实现稳定脱贫。实施到村到户产业项目。伊金霍洛旗2016年安排了1000万元资金,用于扶持各镇发展产业。采取折股量化的办法,用政府扶持资金入股,为贫困户分红,实现稳定增收。现已形成乌兰木伦镇哈沙图村与内蒙古光亚农业发展公司合作打造农业观光示范基地、伊金霍洛镇龙虎渠村 “土地认养”城郊农牧业、札萨克镇查干柴达木村 “折股量化”旅游产业、红庆河镇纳林希里村“合作社+基地+农户”集资入股等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模式。以龙虎渠产业项目为例,“幸福田园”土地认养项目,是由龙虎渠村农户出租一块农田给认养者,双方签署认养合同,认养者支付认养费用。农户向认养者提供种植指导、放水看护、代收代卖收成的农作物等服务。认养者可以自己耕种,不定期来到认养土地上进行劳动,农作物收成后,自己收获,认养土地上产出的农产品全部归认养者所有。通过该模式,农户实现了每亩土地增收1000—3000元。目前,伊金霍洛旗实施产业项目33个,吸纳贫困户572户1716人,年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实施脱贫户扶持项目。为提高贫困户自我发展和自我积累能力,实现持续稳定增收,安排了600万元资金,用于扶持2016年脱贫户(不包括易地搬迁户)发展种养殖、旅游服务等产业。共有825户1898名贫困人口受益。实施互助资金项目。投入100万元实施,扶持4个贫困村互助组织发展,带动131户307名贫困农牧民加入合作社脱贫。例如查干日格召村围绕“支部+村集体企业+贫困户”的模式,注册成立华技水泥制品厂,为31户精准扶贫户每户入股5000元,并为每户贫困户先期购买了1只仔猪,带动贫困户人均增收3200元。实施电商扶贫项目。在乌兰木伦镇哈沙图村、伊金霍洛镇龙虎渠村、札萨克镇高勒庙村、红庆河镇其根沟村、苏布尔嘎镇苏布尔嘎嘎查建设了5个农畜产品电商服务站,通过电商的现代营销途径将贫困嘎查村的特色农产品进行开拓和培育,做到“农产品进城”,从而实现电商发展的自我造血功能,带动1609户3862名贫困人口受益,进一步拓宽贫困户稳定增收渠道。实施旅游扶贫项目。将精准扶贫的战略要求与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有机融合,结合贫困村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设施基础和贫困户实际条件,通过产业项目、个户产业项目、金融扶贫项目全力推进旅游扶贫项目,扶持和带动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实现精准扶贫目标。实施农机具补贴项目。为提高贫困嘎查村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支持扶贫对象发展产业、增加收入,2017年计划投入资金100万元,实施农机具补贴项目,制定《伊金霍洛旗贫困人口农机购置“再补贴”专项实施方案》,贫困户在享受《伊金霍洛旗2015—2017年农机购置补贴专项实施方案》补贴基础上,再给予贫困户购买农机具总额20%的补贴。

转载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做回链

主办: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承办:鄂尔多斯市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

网站标识码:1506000004     蒙ICP17002409号-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7-8581170(工作时间)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 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

邮箱:ordosxxbs@163.com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