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杭锦旗立足产业基础、资源优势、经营传统等实际情况,集中力量开展村集体经济发展百日攻坚行动,形成村集体经济发展“十种模式”的经验做法,大力促进了嘎查村集体经济发展。
一是村办企业型。依托当地特色农产品资源,鼓励村级组织兴办加工企业;围绕苏木镇园林环卫、美丽乡村后续管理,鼓励村级组织成立公司开展服务获得集体收益。呼和木独镇东红柳村建立面粉加工厂,年加工面粉14万斤,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50000元。巴拉贡镇乌吉尔嘎查成立杭锦旗冬青清洁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开展镇区环境卫生清洁,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50000元。
二是村企合作型。通过与企业合作或合资进行生产加工,发展村集体经济。塔然高勒管委会乌定补拉格村与杭锦旗兴旺利民商贸有限公司合作,通过出租场地、参与管理等方式,每年为村集体增加30000元收入。伊和乌素苏木桃日木嘎查与桃园矿泉水有限责任公司合资生产加工瓶装、桶装饮用水,其中公司投资450万元,嘎查投资10万元,每年为村集体增加6000元收入。
三是发展合作社型。依托当地特色产业,鼓励村级组织成立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吉日嘎朗图镇乃玛岱村围绕当地向日葵特色产业,成立百家旺专业合作社,开展向日葵筛选、收购、销售等,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50000元。
四是土地承包型。通过将耕地、草牧场、沙场等集体资产对外承包,获得集体收益。独贵塔拉镇芒哈图村将500亩集体河滩地向外承包,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40000元。独贵塔拉镇隆茂营村将集体沙场对外承包,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50000元。
五是水产养殖型。利用靠近黄河的独特优势,通过发展水产养殖获得集体收益。独贵塔拉镇永先村建设渔场发展水产养殖,并积极争取帮扶单位资金,渔场每年可获得集体收入6000元。
六是林木产业型。通过发展经济林产业,增加集体收入。呼和木独镇大套子村的集体果园种植梨树300株,每年为集体增加收入60000元。
七是经营水利型。围绕沿河耕地需灌溉黄河水的实际,通过经营水权获得集体收益。独贵塔拉镇解放村经营扬水站水权,每年向当地农牧业种植企业收取农田灌溉水费50000元。
八是房屋出租型。整合利用闲置房屋、废旧校舍、仓库等集体资产,通过出租获得集体收益。巴拉贡镇山湾村将旧村部改造为农家大院对外出租,每年为村集体增加50000元收入。呼和木独镇巴拉亥村将位于光伏新村的村集体房屋出租,每年为村集体增加20000元收入。
九是劳务服务型。通过开展劳务输出、机械租赁等服务,获取集体收益。独贵塔拉镇独贵塔拉村成立杭锦旗亿鑫成劳务输出有限公司,开展劳务输出、水产养殖、打井、给水工程、管道工程等,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30000元。独贵塔拉镇敖楞乌素嘎查成立内蒙古海拉素劳动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开展机械租赁、货物运输、家政服务、劳务输出、旅游、绿化、种养殖等,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15000元。
十是互助发展型。通过建立互助资金发展协会或互助资金,为农牧民生产发展提供资金保障,村集体获得资金利息收入,实现互助发展。锡尼镇浩绕柴达木嘎查成立了互助资金发展协会,旗扶贫办提供了40万元的互助资金,为农牧民生产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在促进农牧民增收的同时,村集体每年获得资金利息收入24000元。 通过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模式,实现了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
目前,全旗76个嘎查村有集体经济收入的从2014年的13个增加到目前的57个。确保到2016年底,全旗有集体经济收入的嘎查村要占到90%以上,达到68个以上;到2017年底,全旗100%的嘎查村都要有集体经济收入,并培育形成一批集体经济发展典型嘎查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