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官方微信

首页>公开>乡村振兴
绿染乡村景更美 产业铺就脱贫路——杭锦旗林业局帮扶巴拉贡镇朝凯村和昌汉白村在行动
发布时间:2016-08-05 10:02:19      作者:高永杰 杨 飞      来源:      【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走进杭锦旗巴拉贡镇朝凯村和昌汉白村,过去破旧残危的土坯房变为崭新的砖瓦房,泥泞的土石路变为整洁通畅的泊油路,随意堆放各种垃圾、物品变的管理有序、堆放整洁,庭院周围、村道两边及村部周围到处绿景怡人,村景相依,错落别致,静谧旷野,田成格,路成网,乡村标语催人振奋,好村风好家风蔚然成风,记录着乡村时代发展的新变迁。

这不仅是旗委、政府不折不扣贯彻落实自治区“十个全覆盖”工程的体现,更是旗林业部门作为朝凯村和昌汉白村帮扶部门深入推进结对“扶贫攻坚”的成效体现。

集体经济林“绿了乡村 扶了产业”

刚开展帮扶工作以来,怎么帮?帮什么?帮出什么成效?一直是旗林业局领导班子着实考虑的问题。偶然机会发现,在昌汉白村和朝凯村有撂荒的坡耕地,由于各种原因,一直荒废着,旗林业局有关领导多次实地探访,并去陕西省洛川县取经,洛川是有名的苹果之乡,后发现巴拉贡镇朝凯村和昌汉白村的立地、气温、气候条件极佳,该区域土壤中又有罕见的稀有二号土,且昼夜温差大对水果含糖量和口感有很大改善和提高,比洛川县立地条件更优,非常适宜果类种植。面对这样绝佳条件,旗林业局主动与镇政府及村(嘎查、社)三委多次沟通协商,并最终形成一致性意见,决定整合清理撂荒地发展350亩集体经济林产业扶持项目,这样既能有效利用荒废的土地资源,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调整产业发展结构,宣传引导农牧民积极参与经济林产业种植,从长远来看,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不可估量。

然而面临的问题接踵而至,资金问题该怎么解决?这是很棘手的问题,让任何一方单独筹钱可以说都是巨大的压力,更何谈建设?经过旗林业局多方面反复沟通协调,最终达成采取由巴拉贡镇党委政府主导,旗林业局统筹结合村村绿化项目实施,采取“政府+村集体+公司+农户”的投资经营管理模式,政府直接注资,村以土地入股,公司以技术和资金入股,村民自愿配股。项目规模300亩,总投资600万元,政府注资200万元,旗委组织部协调村集体经济发展扶持资金40万元,村集体土地入股180万,昌汉白村民自愿入股46万元,林业局帮扶干部为贫困户代入股4万元。而朝凯村集体经济林(50亩枣园)产业扶贫项目,是由巴拉贡镇党委政府主导,旗林业局统筹结合村村绿化项目实施,总投资80万元,旗林业局帮扶干部为贫困户代入股3.75万元的方式,开启村集体经济林产业致富道,种植以苹果树、红枣树、红富士等经济林树种,外围2排杨树、1排沙枣、2排沙柳防护林像绿色卫士守护乡村致富的种子。

目前旗林业局帮扶干部每人500元/人代入股,共计7.75万元(包括市林业局帮扶款7500元)已全部到位,用于项目网围栏防护设施建设,保障后期管护能力,而旗林业技术指导人员在种植过程中严把质量关、种苗关、栽植关,特别是在选购苗木时,专门从陕西省洛川县选购优质的红富士、早富士等苗木,确保集体经济林种植高标准、高质量、高规格实施,后期滴灌养护也在随时跟进,昌汉白村和朝凯村350经济林苗木长势良好,在微风吹拂和雨水的滋润下,绿叶迸发,郁郁葱茏,俨然一片绿色汪洋。

村子荒地变废为宝了,通过经济林产业大力扶持,让沿河这片沃土开始披上了绿色衣裳,不仅起到了很强的防护景观作用,也间接引导更多的农牧民重视经济林这个特色产业。

庭院经济林“补了短板 美了家园 ”

过去在农村大多都没有造绿植绿靠绿发展产业的习惯,乡村,荒凉和单调最适合形容不过了。

随着“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深入推进,村村绿化也在全旗铺开,旗林业局帮扶朝凯村和昌汉白村整合村里的撂荒地,坡耕地,河头地,庭院院落、房屋周边及房前屋后等空隙地土地资源,大力开展庭院经济林种植,政府免费为农牧民提供苗木,主要以红枣、果树、梨树等树种为主,引导广大农牧民大力开展经济林种植,转变过去单一农牧业产业发展观念,在培育森林资源增加绿色效果的同时,依托强势的经济林发展,构建林下种养殖业,观光旅游采摘业,规模化林产品业,林家小院休闲度假等特色林业产业发展模式,既让村庄美起来,又让村民富起来,从而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加速推进脱贫致富步伐。

今年为昌汉白村和朝凯村种植苹果、红枣、葡萄、李子、肉桃等庭院树种4.15万株,合计561.45亩,在种植过程中,技术指导人员分组到户进行技术指导,帮扶户子进行规划种植指导;在技术指导方面,对种植、剪枝、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给与全程技术指导,让村里的小树苗仿佛回到了森林的感觉。

在集中“十个全覆盖”工程改造后,村中房屋周边、房前屋后空隙地绿荫满园,花香扑鼻,景色怡人,仿佛村被绿茵环绕,绿海蓝天乡美人间,整个乡村在绿色的印衬下,显得格外迷人,乡村百姓也更加注重绿色对于小康生活的质量。

庭院经济林产业从长远来看,不仅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它更多倡导的是绿色的生活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健康生活与自然依存的幸福理念,绿色给人带来了生命的气息,绿色也让人们的生活色调不再那么单一。

每每遇到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时,听到燕子在树枝间叽叽喳喳、欢歌笑语,看到小麻雀在林间欢悦起舞,小鸟儿唧唧呼唤着远去觅食的鸟妈妈,这就是自然地生活与人间真实生活的和谐相融;夏天摘着自家种的苹果、梨、红枣、葡萄,在院落坐着小板凳,品着几杯清茶,享受着扑鼻而来的花儿清香和洁净空气,静静体验大自然的亲密与浪漫,与大自然的一次偶然亲密接触与邂逅,会让生活的烦恼与得失抛于脑后,也让内心多了份乡愁和对家乡美的强烈呼唤。

发展庭院经济林产业不仅让乡村不仅变的更加绿美动人,不久的将来,更为脱贫小康插上了圆梦的翅膀。

扶贫攻坚战“明了底数 惠了百姓”

作为巴拉贡镇朝凯村和昌汉白村脱贫攻坚帮扶部门,旗林业局高度重视村百姓的脱贫致富问题,按照旗委、政府脱贫“摘帽”要求,多次召开精准扶贫部署会议,专门成立扶贫攻坚专项攻坚小组,由帮扶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统筹协调推进,攻坚小组由局各站(科)室14名精干力量成员组成,分设朝凯村和昌汉白村小分队,主要任务是完善精准扶贫档案、落实具体扶贫措施、跟踪脱贫政策落地,扶贫任务一天不完成,攻坚小组一天不撤离,全力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

小分队就贫困户成因和国、市两级贫困户情况,以村为单位,挂图作战,并把“六个一批”政策和其他扶贫措施全部上墙,针对每户的致贫原因和帮扶措施,采取先国贫、后市贫逐户推进方法,对部分结对帮扶户信息识别不准、建档立卡不健全等问题进行全面摸底,全部汇总造册、登记完善,对贫困户发展意愿进行仔细了解核实,并针对各户贫困实际,在尊重户子自愿的前提下,制定具有针对性强的帮扶方案,既明了底数,及时宣讲脱贫攻坚政策,落实教育扶持、养老保险扶持等相关政策,扶贫措施落实一项,小分队跟踪一项,坚决让每一项扶贫措施精准落实到每一户贫困户名下。

巴拉贡镇朝凯村和昌汉白村,结对帮扶贫困户共140户,其中国家级贫困户23户(朝凯村15户,昌汉白村8户),其中朝凯村因学致贫1户、因残致贫1户、缺生产资料或基础设施条件落后致贫13户。昌汉白村因病致贫1户,因学致贫1户,缺生产资料或基础设施条件落后致贫6户;市线下贫困户117户(朝凯村60户,昌汉白村56户),其中朝凯村因病致贫8户、因学致贫5户、因残致贫1户、缺生产资料或基础设施条件落后致贫46户。昌汉白村因病致贫21户、因学致贫5户、缺生产资料或基础设施条件落后致贫30户。

按照教育扶持政策条件和要求,已上报落实58户,共计70人,其中朝凯村涉及教育扶持31户、37人;昌汉白涉及教育扶持27户、33人。养老保险扶持政策已全部落实到位,落实社会保障脱贫140户、315人,均办理了代缴养老保险手续,其中朝凯村75户、165人;昌汉白村65户、150人。

了解到朝凯村和昌汉白村大多贫困户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缺乏资金来源,旗林业局将资金问题作为解决群众最棘手的问题来抓,主要领导亲自主动与大众银行、农业银行及农村信用社沟通协调,户子间互联互保办理低息贷款。截至目前,已核实共计办理贷款25户共计153万元,朝凯村已核实10户贷款70万元,其中大众银行23万、农业银行15万、农村信用社32万;昌汉白村已核实贫困户15户贷款83万,其中大众银行40万元、农业银行15万元、农村信用社28万元。

资金问题有着落了,村民喜笑颜开,低息贷款的落实不仅解决了贫困户资金周转困难问题,也为群众生产生活保障奠定了基础,解了群众燃眉之急,对今年的脱贫小康更有信心了。

然而,问题接踵而来,巴拉贡镇昌汉白村抓住全旗发展嘎查村集体经济契机,2015年先行先试一个“百亩汉森制酒葡萄试验田”,已经取得初步成果,百亩制酒葡萄眼看今年要挂果,水泥桩、搭架铅丝等设施还没有着落,村里负责人急得团团转。

旗林业局主要领导十分牵挂,多次与镇、村两委及帮扶单位沟通对接,最后决定,由旗林业部门出资(折资)10万元的水泥桩,用于解决昌汉白村“百亩汉森制酒葡萄试验田”的葡萄架干问题,水泥桩有着落了,村子的产业脱贫更加有希望了。不仅于此,旗林业局技术指导人员,就葡萄种植,浇水、施肥等养护管理,做全程技术指导,保障葡萄健康生长和产业健康发展,为实现昌汉白村脱贫致富打牢了基础。

而这些仅仅是旗林业局帮扶朝凯村和昌汉白村个缩影,自2015年以来,旗林业局积极行动,累计5000人次深入帮扶村开展村容村貌整治,环境卫生清理,“十个全覆盖”工程危旧房改造、街巷硬化、棚圈建设等方面协调配合推进工作,在秋收时,帮扶干部主动深入群众中,赶秋收、装运卸等样样不误,每次入户时,帮扶干部真情实意走村入户,送米送面送食油、买鸡买猪子儿买药品或是送去一定的生活补贴金折合共8700元,鼓励他们坚定决心和信心,克服困难,艰苦奋斗,在紧紧抓住国家好政策的同时,自食其力,早日实现摘“贫根”过上富足美好幸福的生活。

而这也进一步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让群众深深感受到当今的干部和以前大不一样了,没架子了,更实诚了,群众内心更有靠了,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了,也深刻的感受到了党的好政策如沐雨清风般的温暖。

人勤春来早,奋蹄赶攻坚,相信在旗委、政府支持下,在旗林业局及其他帮扶部门共同努力下,在沿河广袤沃土的滋养和勤劳朴实的人民顽强拼搏奋斗下,一个美丽富饶的现代小康新村在不久的将来必定闪耀出璀璨夺目的光芒。

转载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做回链

主办: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承办:鄂尔多斯市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

网站标识码:1506000004     蒙ICP17002409号-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7-8581170(工作时间)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 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

邮箱:ordosxxbs@163.com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