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一季度,根据市统计局反馈结果,达拉特旗能源消费总量增长-0.29%,增速由升转降。单位GDP能耗下降6.66%,降幅较2022年全年扩大7.42个百分点。全旗能源消费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消费量增速为—1.14%,占总能耗94.1%。
一季度后,我旗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逐渐回升,1—5月份增速1.29%,较一季度扩大2.43个百分点。较2021年同期增长31.8%,两年平均增长14.8%。
一、规上工业三大门类同比增速持续正增长
2023年1—5月份,采矿业、制造业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能耗同比均为正增长。
采矿业综合能耗9.82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5.26%,增长1.3万吨标准煤,占全旗规上工业能耗的2.3%。
制造业综合能耗406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0.8%,增长3.31万吨标准煤,占全旗规上工业能耗的93.4%。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综合能耗18.91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5.23%,增长0.94万吨标准煤,占全旗规上工业能耗的4.3%。
二、十三大类行业八升四降一平
2023年1—5月,全旗规模以上工业13大类行业,能耗增速为负增长的有4个行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共拉动总能耗下降1.53个百分点。能耗增速持平的有1个行业,纺织业。8个正增长的行业中增长较快的行业有:食品制造业,增速为29.28%,拉动总能耗增长0.51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0.38%,拉动总能耗增长1.61%。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15.26%,拉动总能耗增长0.3%。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4.77%,拉动总能耗增长0.1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13%,拉动总能耗增长0.21%。
三、高耗能行业拉动作用明显
全旗规模以上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耗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能耗的95.39%,拉动总能耗增长0.46个百分点。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能耗增速为负增长,其它三个行业为正增长。
四、规上工业企业主要能源消费两增两降
2023年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消费903.26万吨,同比下降20.01%;其中,用于原材料264.96万吨,同比增长3.49%。原煤就地转化率为30.9%。电力消费51.07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增加0.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7%。天然气消费1834.13万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减少795.05万立方米,同比下降30.24%。热力消费584.58吉焦,同比增长2.53%。
五、几点建议
(一)节能工作常抓不懈,加快企业快速发展
抓好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的节能工作。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节能降耗的管理,探讨企业能耗联合,互通有无,减少重复投入高耗能设备,同时要加大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督促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引进先进设备,通过降低企业单耗水平来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二)大力发展新能源
一是技术革新,降低新能源发电成本。通过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手段,降低新能源发电设备成本。提高新能源发电设备转换和寿命周期,持续推进“降本增效”的发展理念。二是优化完善电力价格机制,提高项目投资企业积极性,保护新能源发电企业的利益,解决部分企业难以盈利的问题。三是大力推进储能行业发展。加快先进储能技术的发展建设,保障新能源发电行业的连续输出能力,从而降低高能耗高排放传统发电企业输出力。
(三)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受三年疫情的影响,耗能较低的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偏低,要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发展附加值高、碳排放少的第三产业,调整一二三产业的结构。
(四)加强公众参与,同心协力
全旗能耗消费与企业生产和居民消费密切相关。为实现“双碳”目标,需要最为广泛的公众参与。由于很多企业、居民对碳达峰碳中和还不了解,导致主动进行低碳生产和低碳生活的积极性还不高。2022年,我旗居民生活用能增速为52.54%,高于全旗能源消费增速47.2个百分点。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制定详细的奖惩制度,积极营造全民参与氛围,共同节能降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