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旗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8.83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增长2.3%。三次产业结构由2019年的17.6:44.7:37.7调整为18.8:44.6:36.6。
一、农牧业实现丰产丰收。全年全旗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0.2亿元,同比增长10.7%。农作物播种面积7.6万公顷,同比增长4.7%。畜牧业效益突显,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185万头(只),同比增长7.3%。牲畜出栏73.5万头(只)。
二、工业经济降幅持续收窄。全年全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7%,降幅较前三季度收窄2.3个百分点,呈逐季回升态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9.8%,降幅较前三季度收窄4.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衔接良好,产品销售率达100.3%。 工业主要产品有所下降。原煤产量287万吨,同比下降4.1%;化肥产量26万吨,同比下降10.1%;精甲醇产量48万吨,与去年持平;乙二醇产量27万吨,同比下降10.6%;中成药6吨,同比增长153.2%;发电量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重点行业运行持续向好,拉动明显。燃气产品(LNG)量价逐月上涨,有力拉动全旗工业经济提效增值。
三、固定资产投资后势强劲由负转正。2020年,杭锦旗有效投资持续加大、重大项目支撑有力,连续5个月实现正增长,全旗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增长5.1%。从项目开工情况看,全旗固投施工项目(含房地产)69个,比上年同期减少4个。房地产投资完成0.2亿元,同比下降71.7%。年内新增固定资产28.6亿元。重点领域拉动强劲,采矿业完成投资同比增长418.1%,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投资同比增长164.4%,两个行业投资增速呈三位数增长态势。
四、消费市场明显好转。2020年全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5.7%。在促消费、稳增长的政策措施下,居民消费逐步释放,全旗消费市场回暖向好态势不断巩固。较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收窄8.6个和3.9个百分点。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同比下降1.7%。
五、财政收入增幅全市第一,民生支出保障有力。2020年,杭锦旗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6.2亿元,同比增长17.8%,增速居全市第一。2020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4.8亿元,比2019年增支5.7亿元,同比增长19.8%。
六、就业支持快速增长、居民收入全市领先。全年新增就业人数1198人,同比增长31.3%;失业保险参保人数9085人;失业保险参保率100%。2020年杭锦旗全体居民可支配收入34255元,名义增长3.5%,增幅位居全市第一,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525元,名义增长1.4%;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20元,名义增长7.5%。
七、先行经济指标活跃。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79.3亿元,同比增长13.4%;各项贷款69.5亿元,同比增长8.7%;用电量平稳增长,全社会用电量23.7亿度,同比增长4.6%,工业用电量20.9亿度,同比增长4.2%;全年旅游接待53.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1亿元;全年完成公路货运量201.68万吨、货物周转量12136.55万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4.8个百分点和43.3个百分点,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实现“双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