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是十八世纪以来人类世界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煤炭能源给人们带来生活改变的同时,随着开采规模的加大、能源不断消耗,也带来了诸多社会矛盾。煤炭开采可能造成的瓦斯事故、水害事故、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环境问题,是摆在煤炭行业发展道路上的首要瓶颈。如何改善煤炭开采环境、提升煤炭品质、建设清洁能源,是经济发展需要和民生所向。绿色开采、清洁利用无疑是煤炭开采的发展方向,对提高煤炭能源开采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煤炭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煤炭绿色开采、清洁利用,是煤炭行业发展的时代需要和内生动力。
煤炭工业是鄂尔多斯市的支柱产业,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我市抢抓西部大开发、国家能源战略西移等一系列重大机遇,煤炭工业采取了关井压产、“三年技术改造攻坚”等一系列产业升级的科学举措,取得了长足发展,为全国、全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鄂尔多斯市含煤区面积约6.1万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70%以上,预测总储量近万亿吨,其中探明储量2017亿吨。煤炭储量、产量约占全国的1/6,全自治区的2/3,居全国地级市首位。全市火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770万千瓦,已形成煤化工产能1213万吨/年,煤炭就地转化率达到18%。鄂尔多斯市已成为国家重要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和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
当前,鄂尔多斯市经济社会正处在优化结构、转型升级、提升质量、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煤炭作为龙头产业,要合理利用资源,优化技术,提升工艺,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提高煤炭产品的使用效率,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建设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行业水平。
二、推进煤炭绿色开采,打造清洁煤炭能源。
(一)发展煤炭物流中心建设,推动煤电联营提高煤炭就地转化。
1、大力建设煤炭物流中心。建设和完善矿区煤炭优质化配送中心、大型现代化煤炭物流园区和储配煤中心,通过采用选煤、洗煤、配煤等先进的煤炭优质化加工技术,提高、优化煤炭质量,对发热量5000大卡以上的煤炭进行全面提质,硫控制在0.5%以下、磷控制在0.01%以下、灰控制在16%以下,生产符合环保要求、面向区外市场、满足用户需求的优质煤炭产品,实现煤炭精细化加工配送。到2019年底,建成32个煤炭物流园区,总流通规模达到5亿吨/年的。
2、加大鼓励引导煤电企业联合发展。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发展煤电联营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16〕857号)文件精神,全市继续积极理顺煤电关系,促进煤炭、电力行业协同发展。煤电联营主要通过资本融合、兼并重组、相互参股、战略合作、长期稳定协议、资产联营和一体化项目等方式,将煤炭、电力上下游产业有机融合的能源企业发展模式。近年来,我市已有国电建投内蒙能源公司与内蒙古开滦投资有限公司、淮南西部矿业公司与内蒙古能源发电投资集团、兖州煤业鄂尔多斯能化有限公司与久泰能源内蒙古有限公司3对企业完成重组,山东盛鲁2×100万千瓦电厂与长城1号、长城2号煤矿,神华国能2×100万千瓦电厂与鹰骏1号煤矿,国电双维2×100万千瓦电厂与新上海庙1号煤矿、鹰骏3号煤矿,蒙能投2×100万千瓦电厂与巴楞煤矿签订煤电联营合作框架协议。
3、从需求侧发力有效化解过剩产能。依托我市大型煤电煤化工项目基地的优势,通过提高就地转化能力,减少外部市场供应量,化解产能过剩。加大资源就地转化力度,2016年我市实现煤炭就地转化率达到18%,力争2017底煤炭就地转化率提高到20%。
(二)大力推进煤炭绿色开采和智能开采
根据矿井开采条件及地理位置,对分布在各旗区的矿井要采取不同的绿色开采方式,区别对待。
1、充填开采。为最大限度减少煤炭开采对地表生态及地下含水层影响,按照煤矿设计规范及国家有关规定,不允许设永久煤矸石堆场,鼓励在井下建设毛煤预排矸系统或井下选煤系统,煤矸石直接在井下用于充填开采,减少提升能耗和无效运输。煤矿要根据年矸石固体废弃物排放总量,统筹安排煤柱留设、充填开采区域布置和采区接续,为实现充填开采创造有利条件。
上海庙地区地表平坦,沟谷较少,煤层中夹矸较多,灰分高,地表不易设矸石堆场,应进行充填开采。
棋盘井地区由于连续多年开采,目前在地表形成近3000万吨矸石,部分地区矸石山已着火,污染了当地环境,破坏生态平衡。鼓励棋盘井地区矿井进行连采连充开采,消化煤矸石,恢复生态环境。
鼓励神东布尔台煤矿群矿型选煤厂所属煤矿进行充填开采,消化洗选出来的煤矸石,恢复生态环境。
目前已在鄂托克旗裕兴煤矿进行了连采连充充填开采,并进行了验收,鄂托克前旗长城煤矿进行充填开采,对伊旗李家塔煤矿巷式充填开采进行了批复,正在准备批复鄂托克旗棋盘井三号井充填开采,我市部分井工煤矿均不同程度在废巷进行了矸石及废物充填。
2、保水开采。对于水资源敏感地区,既要保护好水资源,又要利用好矿井疏干水,实现保水、节水开采尤为重要。乌审旗地区哈头才当水源保护区面积114.86平方公里,压覆煤炭资源17.82亿吨,应限制煤矿开采,保护地下水资源。其他地区正在建设或建成煤矿,井下涌水量大,靠近水源地或城市规划区的采区回采应采取保水开采,避免破坏地下水资源。
乌审旗地区新建矿井涌水量大,经处理后,除满足本矿需求外,剩余矿井疏干水要做到不外排,不污染土地,旗政府牵头做好水资源利用专项规划,促进矿井水资源利用产业化,保证矿井水利用健康可持续发展。
目前,矿井水处理技术比较完善,矿井疏干水经过净化后水质基本满足矿区用水要求,要结合本矿区实际情况,满足煤炭生产、矿区绿化、降尘、矿区生态用水、洗选加工、焦化、电厂及煤化工用水及其他项目用水。
正在协调中煤公司、兖矿集团在乌审旗境内煤矿进行保水、治水开采,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启动该项目。
3、智能化工作面试点开采。在具备开采及资金优势的神东公司煤矿进行智能化工作面试点工作,矿井综合监控与煤矿物联网技术和煤矿一体化通信技术与系统方面实质突破,实现煤矿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的智能化控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我市煤矿开采科技创新能力,装备创新,管理创新,培训创新,能效创新,试点成功后,在逐步推广,这对提高我市煤矿安全开采和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示范引领作用。
目前在兖矿集团转龙湾煤矿进行了智能开采,并通过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专家组认证。积极推进伊旗蒙发集团窝兔沟煤矿、天隆公司霍洛湾煤矿智能开采工作。
4、无煤柱沿空留巷开采。在神东公司上湾煤矿进行柔膜混凝土沿空留巷技术开采,替代井下煤柱,提高资源回采率,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保证井下没有发火隐患。
5、在补连塔煤矿实现8米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开采,积极推进上湾煤矿8米大采高工作面工作。全市70余煤矿采用掘锚一体机进行掘进,提高工作效率一倍以上。
三、把握清洁煤炭能源建设方向,提升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市煤炭工-与国际国内煤炭行业水平相比,既有比较优势,又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虽然一些指标处于行业前列,但行业综合竞争力没有形成,受制于人、市场冲击、行业困境仍无法摆脱。未来一个时期,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仍将占主导地位,受煤炭消费量下降、煤炭供应宽松、环保约束增强等因素影响,未来必将是先进产能和优质产品的市场,谁拥有先进产能和优质产品,谁就占领市场、拥有主动权和话语权。
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煤炭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和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为依托,以建设“两优”(优势产能、优质产品)、争创一流(世界一流的煤炭行业水平)为目标,以煤炭安全绿色智能化开采和清洁高效低碳化利用为主攻方向,构筑“五化”水平,建设“十项提升工程”,建立质量标准体系,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形成行业领先水平,推动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煤炭工业发展由数量、速度、粗放型向质量、效益、集约型增长转变,提升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建设开采工艺先进、生产效率高、资源利用率高、安全保障能力强、环境保护水平高、单位产品能源消耗低的优势煤炭产能,全面建设符合环保要求、市场需求、用户信赖的优质动力煤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