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官方微信

首页>公开>数据发布>统计分析
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发布时间:2016-03-09 16:10:17      作者:潘萌      来源:      【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作为“十二五”的收官之年,2015年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经济“新常态”的发力之年。面对日益严峻复杂的经济外部环境,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主动适应新常态,加快转型升级,全市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一、“稳”中有进展

(一)增加值增速稳中有进。37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054.4亿元,同比增长9.6%,高于全国增速3.5个百分点,高于全区增速1个百分点,同比回落1.5个百分点,回落幅度小于全国0.7个百分点,位居全区12个盟市第三位。

(二)支柱行业实力提升。“十二五”期间,我市支柱行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市主导行业由原来的六大支柱扩展到十大支柱,2015年以煤炭、天然气、化工、电力、冶金、炼焦、纺织、装备制造、农副食品加工、非金属矿物制品为代表的十大支柱产业累计实现增加值2025.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的98.6%,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为95%,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9.1个百分点。

(三)经济活力不断提高。“十二五”以来,我市非公有制企业紧紧抓住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依靠非公有制经济一系列政策支持,谋求更大发展,非公有制工业持续健康发展,活力显现。2015年,我市规模以上296户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464.8亿元,同比增长13%,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3.4个百分点,高于全区非公企业平均增速1.6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71.3%,比重较上年提高 6.7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的增长贡献率为92.2%,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8.9个百分点。

(四)新增企业拉动增长。2015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新上限企业38户,工业企业总户数达到375户。新增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43.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2%,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长贡献率为17.7%,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7个百分点。

(五)亿元企业队伍壮大。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产值超亿元以上企业共计267 户,同比增加18户,实现工业总产值4501.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9%,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其中,产值超百亿元企业7户,同比增加1户,完成工业总产值1729.1亿元,产值超十亿元企业95户,同比增加17户,完成工业总产值3759.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2.7%,占亿元企业产值的83.5%,亿元企业是全市工业稳定运行的中坚力量。

二、“进”中显亮点

(一)工业结构持续优化

在经济步入新常态,传统产能过剩,需求锐减,价格下跌的大背景下,全市上下牢牢把握发展趋势,坚持稳中求进,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向改革要动力、向结构调整要助力,全市工业结构持续优化。

1.非煤行业比重提升。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非煤行业实现增加值992.7亿元,同比增长13%,高于规上工业增速3.4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达到48.3%,较同期提高6.1个百分点,对GDP的增长贡献率为38.7%,对规模以上工业的增长贡献率达到64.3%,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6.2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实现增加值305.1亿元,同比增长9.4%,占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14.7%,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采矿业和电力燃气水的生产供应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555.3和193.9亿元,采矿业比重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我市工业结构转型升级加速推进。

2.高耗能行业逐步缩减。2015年,全市六大高耗能行业共完成增加值375.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8.3%,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高耗能行业增速也有所降低,2015年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增速比上年下降8 个百分点,我市资源环境不断优化。

3.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全市37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战新企业60户,同比增加9户,占规上企业总户数的16%;涉及新材料(12户)、装备制造(13户)、生物(9户)、新能源(7户)、煤炭清洁高效利用(10户)、电子信息(2户)、节能环保(7户)七个行业;实现增加值120.1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的5.8%。其中,新材料、装备制造、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节能环保四个行业增加值总量突破十亿元。此外,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高技术服务业企业18户,实现增加值8.6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合计128.7亿元,占全市GDP的3.0%。

(二)区域经济实力壮大

1.县域工业加快发展。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全市各旗区已基本形成区域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产业特色化引领县域工业不断发展。2015年全市县域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实现增加值1862.4亿元,同比增长9.7%,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0.1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总量的90.7%,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为92.1%,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7个百分点,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壮大,支撑着全市工业经济稳步增长。

2.园区工业集聚度提高。园区是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与平台,是推进现代工业集聚、集约发展的主战场。近年来,全市园区工业发展加快,贡献显著。2015年全市17个工业园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15.5亿元,同比增长4.9%,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39.7%。

三、“转”中观不足

“十二五”时期,国际经济复苏步伐缓慢,全球经济仍处在深度调整中,而国内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期,增速换挡的压力和结构调整的阵痛相互交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对我市工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支撑工业发展的要素发生变化,增长动力开始调整转换,工业运行的问题逐步显现。

(一)内需下降制约产能发挥。2015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不足,大多数企业产品需求减少、订单不足,生产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品产销率为97.6%,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虽高于全区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但回落幅度分别大于全区和全国0.1和0.8个百分点。

(二)价格“双向”挤压利润空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需求信息会直接反映在PPI的变化上,进而传导到生产领域。2015年以来,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持续下降,年底指数比年初下降1.5个百分点,比同期下降3.3个百分点。主要行业中,煤炭、纺织、石油炼焦、燃气生产和供应、黑色金属冶炼以及电力热力的生产供应等多个行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均较同期呈不同程度的下降。同时,部分企业原材料价格仍在上涨(化工行业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指数同比均上升3.2个百分点)。产品出厂价下降和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 “双向”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三)产能过剩亏损增大。一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运营困难加剧。受国内煤炭、钢材、水泥等行业产能过剩影响,我市煤炭、石油炼焦、化工、建材等行业效益下滑、经营困难,许多企业处于艰难保本乃至亏损状态。2015年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仍有41户企业停产,其中10户企业全年停产;亏损企业126户,较同期增加14户,亏损面为33.6%,同比扩大5.6个百分点,累计亏损额87.2亿元,同比增长69.2%。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11.04%,同比下降2.65个百分点,工业盈利能力降低。二是成本支出增幅大于收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3225.7亿元,同比增长4.6%,增幅高于主营业务收入5.9个百分点。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76.6元,较同期增加4.3元。但是值得一提是企业去库存效果显著,流动资金紧张状况有所缓解。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存货和产成品占用资金同比分别下降7.2%和5.2%,存货产成品周转天数由同期的7.2天缩短为6.6天。应收账款总额同比下降8.6%,占流动资金比重由同期的15.6%下降为14.9%,下降0.7个百分点。

四、“转”中谋发展

“十三五”是工业发展的突破期和转型升级的加速期,同阋彩俏沂惺形⑹姓头⒄拐呦谓勇涫怠⒌有вΣ欢鲜头诺闹匾铰曰銎凇N颐且雷ナ被鞫视Α靶鲁L狈⒄挂螅平ひ到峁棺停俳闷轿冉】党中⒄埂?/P>

(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传统优势产业仍是当前我市工业发展的基础,围绕控制总量、调整存量、优化增量、完善链条、提升机制的目标,推动煤电、建材、纺织、化工等传统行业的提档升级,是破解当前工业转型发展瓶颈的重要内容。

(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的战略需要,是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十三五”期间,国家将着力在推动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破解深层次矛盾上取得更大进展,而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培育重点,且其所涵盖的产业范围或将扩大。我市要抓住这一机遇,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着力发展壮大新兴产业。

(三)抓好企业帮扶工作。一是集中力量解决企业当前遇到的紧迫问题。加强企业订单、资金、用工等方面的监测预警,全面了解企业生产现状、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迫切需要政府提供的服务,保障企业正常生产,为企业积极争取各类扶持奖励。二是加快推进电子商务进企业。在国内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大,内需总体不足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创新销售渠道,抢占市场份额,来增加需求。目前,在传统销售渠道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是企业拓宽市场、推销产品、增加订单的有效手段,而且有利于企业降低销售成本、去产品库存。建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帮扶企业解决人才、物流和平台等因素的制约,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电子商务发展平台。

转载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做回链

主办: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承办:鄂尔多斯市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

网站标识码:1506000004     蒙ICP17002409号-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7-8581170(工作时间)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 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

邮箱:ordosxxbs@163.com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