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官方微信

首页>公开>数据发布>统计分析
优化能源发展路径建设国家清洁能源输出主力基地 ——对我市能源产业发展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6-02-22 10:09:49      作者:刘爱东 晓红 燕晓琴      来源:      【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能源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随着全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能源产品供过于求。能源发展相应进入需求增速放缓期、过剩产能与库存消化期、环境制约增强期和转方式调结构攻坚期。在此背景下,我市作为全国最大的能源输出地级市,能源产业如何开拓清洁发展新路径,助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是“十三五”时期发展的重点。

我市能源产业发展的现状

我市能源产业主要以煤炭、天然气及其延伸产业链为主,以风电、水电、太阳能、生物质等非化石能源为辅。2014年全市原煤产量占全区63.6%,占全国16.3%;天然气占全区100%,占全国21.5%;发电量占全区20%,占全国1.3%。能源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创造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6%,占工业经济的87%,我市已形成了以能源产业为主体的经济发展体系。

(一)煤炭——转型基石

煤炭是我市第一大能源生产行业,占工业经济的54%。煤炭产量连续12年位居全国产煤地级市之首。2014年,我市生产原煤6.31亿吨,输出量占80%。目前,全市煤炭机械化程度达到90%以上;煤矿平均回采率,井工矿75%以上、露天矿95%以上。神东、准能、伊泰、汇能、伊东、蒙泰、满世、乌兰、恒东、亿利等大型煤炭企业生产原煤3.18亿吨,占全市煤炭总产量50%。

(二)煤电——优势突出

煤转电是我市煤炭资源最主要的就地转化途径之一,2014年我市发电设备总装机容量1563万千瓦,其中煤电装机容量1422万千瓦,发电量突破700亿度,达706.3亿度,占全市发电总量的96.3%;位居全区第一,占全区的20.7%,占全国1.7%。随着我市特高压输电通道蒙西至天津南、上海庙至山东通道的建设,我市煤电装机容量将突破3000万千瓦,煤炭就地转化率将大幅提升。

(三)煤化工——初具规模

煤化工产业是我市着力培育发展的新型支柱产业之一,已初步形成以煤为基多元转化转型发展的路径,成为全国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的领跑者。以煤为基化工产品由低端向高端提升,产品由初级化、低端化向中高端迈进。2014年,现代煤化工生产煤制油92万吨,下降0.6%;生产煤制二甲醚10.2万吨,下降0.9%;生产煤制甲醇332万吨,增长22.3%;新增煤制气2700万立方米。

(四)天然气——潜力巨大

我市天然气资源丰富,境内有我国最大的世界级整装气田——苏里格气田,探明天然气储量8017亿立方米,占全国的32%;远景储量1万亿立方米。天然气行业已成为全市第二大能源生产行业,占工业经济的20%。目前,我市天然气年生产能力305亿立方米。随着清洁能源需求的不断扩大,天然气生产进入稳步增长期。2014年,我市生产天然气281亿立方米,增长3.8%,输出量达90%以上。

(五)新能源——稳步起航

我市可再生能源具有良好的自然资源条件,风电、太阳电、水电、生物质发电的开发利用已经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容量达141.4万千瓦,新增装机28.7万千瓦,以32%的高速度增长。特别是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建设稳步起航。其中,风电装机容量24.8万千瓦,占全区1.2%,占全国0.3%;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36.8万千瓦,占全区12.9%,占全国1.4%。新能源作为我市加快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发展潜力巨大。

我市能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也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在国内外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及生态环保压力日益增大的情况下,我市能源产业发展同全国、全区一样,面临节能减排压力加大、煤炭市场持续低迷等诸多问题。

(一)节能减排影响能源产业发展

2014年国务院发布《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设置了能源消费总量“天花板”,即“到2020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8亿吨标准煤左右,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42亿吨左右”“煤炭消费比重控制在62%以内”。然而,我市作为国家重要能源接续基地和能源化工基地,能源消费必将与日俱增,煤炭消费占比必将过高。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煤炭消费比重,对于全国范围的节能减排及雾霾等环境治理来说,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对于西部一个正待转型升级发展的资源城市来说,节能降耗进行总量考核,对我市能源产业的发展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制约。

(二)现代煤化工发展要素制约增大

由于我市煤炭资源禀赋,发展现代煤化工成为投资的重要领域。特别是在当前国际油价大幅下降的形势下,现代煤化工面临严峻挑战。同时,周边地区已建成和正在规划建设的现代煤化工项目,大多集中在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产品上,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另外,我市水资源匮乏,而现代煤化工项目用水量比较大,平均每吨煤直接制油用水5.8吨、煤间接液化用水6-9吨、煤制天然气用水8.1吨、煤制乙二醇用水25吨、煤制烯烃用水22-32吨。水资源将是未来我市现代煤化工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三)煤炭企业生存经营困难

受需求量减少和环保政策的多重影响,煤价持续下跌,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陷入亏损。2014年,我市煤炭行业主营业务收入2312.2亿元,下降0.5%,企业利润只有417.3亿元,下降20.0%。亏损企业亏损额达到21.8亿元,增长79.3%。企业的亏损面达到22.7%以上。企业应收账款达到294.0亿元,增长15.5%。未来几年煤炭需求预计仍将下滑,煤炭市场过剩态势难以逆转,煤企的日子越来越紧。

我市发展能源产业的建议

“十三五”期间,我们要认清形势,面对挑战、抓住机遇,协调好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的关系,构建我市能源产业绿色发展新路径,建设国家清洁能源输出主力基地。

(一)推进煤炭产业品质化发展

充分利用我市煤炭低硫、低磷、低灰、中高发热量的优良品质特征,打造“鄂尔多斯煤”国优品牌,实现煤炭工业从“以量取胜”到“以质取胜”的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理念,充分利用“互联网+”,建设数字煤炭综合平台,提高煤炭销售智能化水平,扩大煤炭销售渠道。坚持绿色发展,全面推进煤炭行业全产业链向高端、清洁、绿色、低碳方向转型升级。

(二)推进煤电产业绿色化发展

在目前煤炭清洁利用中,发电仍然是现在最好的利用方式。我市燃煤发电项目的建设要加强准入控制,“节能、节水、减排”要做到“三严”,推进煤电产业绿色化发展。一是严把能效准入门槛;二是严格用水定额指标;三是严控大气污染物排放。

(三)推进煤化工创新示范基地建设

积极推进一批煤化工技术示范和生产示范项目建设,建成国家现代煤化工创新示范基地。首先要科学规划布局,促进煤化工产业有序、科学发展。其次要进一步加强对现代煤化工关键共性技术开发的支持力度,加强产学研协同攻关开发新的煤基化学品。最后要强化安全环保,促进现代煤化工产业绿D发展、低碳发展和循环发展。

(四)推进天然气产业规模化发展

我市应积极争取扩大天然气生产和消费规模,鼓励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天然气开采领域。在保障全国供应的大前提下,优先我市城市核心区及旗府所在地居民用气,稳定化工领域用气量,逐步扩大“以气代油”规模,提高天然气就地转化率。有序开发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资源。

(五)推进新能源产业示范区建设

充分利用我市可再生能源的先天优势,积极探索新途径、创新新模式、开发新技术,切实解决可再生能源发展中的问题,排除发展的障碍。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提升我市新能源产业在内蒙古自治区的战略地位,建设自治区新能源发展示范区。

能源产业是我市的优势产业,更是支柱产业。我市要理性看待,主动适应能源产业的新常态,在逆势中谋求发展,抢抓机遇,砥砺奋进。坚定不移地走能源产业转型升级之路,开拓能源产业绿色发展新路径,建设国家清洁能源输出主力基地,助力鄂尔多斯经济稳中向好发展。

转载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做回链

主办: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承办:鄂尔多斯市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

网站标识码:1506000004     蒙ICP17002409号-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7-8581170(工作时间)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 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

邮箱:ordosxxbs@163.com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