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是鄂尔多斯“全面建成较高质量小康社会”的底色。
市委三届七次全委会将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顶层设计变为落实路线,“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的刚性要求,为发展构筑起“绿色谱系”,为转型积累着“绿色动力”,标志着鄂尔多斯开启了还绿、护绿的新征程。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到“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再到“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绿色共创到生态共享、文明共建,鄂尔多斯的生态履历有艰辛与汗水,更有追望和欣喜。翻阅“十二五”生态环境保护的成绩单,不难发现,伴随着近年来一系列“组合拳”,全市生态环境优化程度可观,“鄂尔多斯蓝”、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市等“一揽子”荣誉都在印证着“鄂尔多斯绿”的大美。
然而,“美丽鄂尔多斯”的绿色发展任重道远。如许多地方一样,经济发展的质量与生态建设的存量不匹配,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不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不完善,公民生态意识有待提升等等,这些问题汇聚成鄂尔多斯全面发展的“短板”。可是,还生态欠账是“病去如抽丝”的渐进过程,我们既要有壮士断腕般的果敢,也要有滴水穿石般的韧劲,将生态建设作为与发展并行的常规动作,在绿色发展上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为长远计,为子孙谋,走出一条环境保护新路子,从而实现“五位一体”共发展、共提升。
展望“十三五”,我们更当下大决心,使大力气,聚焦新目标,开创新路径,真抓实干,让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成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支点,增进人民福祉的大落点。要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要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要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要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必须承认,这一套“连环招”是关乎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行动手册”,是让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并驾齐驱的强大引擎,我们必须吃透这个主基调,顺应这个新态势,打好这场“全民战”。
保护环境和追求经济发展是统一的。我们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三大理念的指引下,要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动“多规合一”;要在巩固中扩大绿化面积,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要构建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要多层面推进资源循环式利用、产业循环式耦合,建设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这些举措不仅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具体化,还将在多领域相互交叉协调推进,逐步构建起科学合理的产业结构格局和生态安全格局,将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到一个新层级。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及千秋,关系全局,任务艰巨。当前,站在“十三五”即将开启的历史节点上,市委三届七次全委会提出了实现绿色发展的新目标,为未来五年发展打开了“航向灯”。相信,只要各级各部门同心奋力、久久为功,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必能入心入脑并见到长效,我们也必将在“绿”的底色上描绘出“以生态优化环境结构,以生态增添民生福祉,以生态促进经济发展”的锦绣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