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以来,鄂旗棋盘井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城乡统筹发展理念,以产业结构调整、规模化养殖、农牧民增收为主攻方向,着力打造具有特色的现代农牧业发展新框架,保持了农牧业稳定发展、农牧民持续增收、嘎查村日益繁荣的良好局面。
一是农牧业结构调整优化成效显著。立足资源禀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种植业和优势特色畜牧业,粮食、优质饲草料、肉、绒产量均实现增长。畜牧业方面,以推进阿白山羊保种育种和品牌创建为主攻方向,借助阿白山羊原产地和核心育种地优势申请了“阿尔巴斯白绒山羊”地理标识,建成人工配种中心1处、绒山羊规模养殖户115处,累计完成绒山羊鉴定41700只、羊绒细度测量1.2万只,免费发放种公羊840只,为492户羊绒细度在15微米以下的养殖户发放补贴292万元,确保了“纤维宝石”阿白山羊绒品质。种植业方面,大力实施土地整理项目,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减少低产低效作物种植,增加优质牧草种植面积,紫花苜蓿种植面积扩大至2.5万亩、草玉米1587亩、金银花100亩,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稳定保障。
二是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培育扶持成效显著。坚持家庭经营的主体地位,有针对性引进龙头企业,规范发展专业合作社,帮助申请农牧业项目贷款,鼓励发展家庭牧场、“庄园式”农牧业等多种经营模式,截至目前,200户牧户申请“金穗富农贷”贷款1000万元,新增合作社27家、种养殖大户115户、牧家乐65家,增强了发展活力与水平;累计投资1300万元,建成额尔克图合作社蔬菜大棚31个、8万立方米水库1座、30.54立方米水塔1处,启动了养殖基地、农牧庄园项目规划,果蔬采摘和水上垂钓项目效益初现。
三是提升农牧民收入水平成效显著。坚持以实现农牧业可持续发展与农牧民可持续增收为目标,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发送气象灾害预警信息2600多条,农作物种植参保实现全覆盖,3.24万亩受灾农作物获得理赔资金341.6万元,牧业年度平均牲畜存栏24.7万头只;依托工业园区,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和劳动技能培训20余场,农牧区人口向城镇和二三产业累计转移1038人,建成精品移民小区1处,493户转移农牧民全部分房到户,实现公益性就业123人,增加了非农经营性收入;认真落实惠农惠牧政策,积极实施民生工程,年均发放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等补贴1560多万元,增加农牧民补贴性收入;相比2010年,预计2015年全镇农牧民常住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800元,年均增长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