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杭锦旗结合餐饮食品行业特点,因地制宜,扎实开展餐饮食品安全监管,严防、严管、严控餐饮食品安全风险,稳步推进餐饮业提质升级。
——扎实推行餐饮“4D”管理模式。在全旗大型酒店、旅游景区食堂、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推行“4D”管理模式,既提高了企业管理能力,也提升了餐饮食品安全监管效能。目前已有33家餐饮单位实施了厨房“4D管理”模式,其它中小型餐饮单位也将逐步推广。
——扎实开展量化分级提档升级行动。对全旗895家餐饮服务单位进行食品安全量化评级,其中A级达到15%以上,B级达到45%以上。通过大笑、微笑和平脸三种卡通形象向消费者实行室内室外“双公示”,引导消费者“寻找笑脸就餐”。通过此举倒逼餐饮企业自觉提升质量安全水平。
——扎实推进“明厨亮灶”促提升行动。明确和细化了视频厨房、隔断厨房、透明厨房和网络厨房建设标准,推进餐饮“明厨亮灶”化,展示规范厨房形象,欢迎社会监督,促进餐饮服务单位及时改进,不断提升。目前,“明厨亮灶”率已达到92%。
——扎实开展信息公开与公示,提高企业诚信度。鼓励餐饮服务单位通过现场展示、屏幕、网站或手机APP等方式向消费者展示经营资质、员工健康证明、加工制作过程、原料追溯信息、监督检查信息等,引领公众参与监督,提高社会公信力。
——扎实开展餐饮食品安全示范创建行动。按照“分类指导、分级实施、示范带动、社会参与”的要求,在餐饮集中经营区、旅游景区和学校、幼儿园食堂等,持续开展食品安全示范街、示范店创建工作。对示范街、示范店和示范学校食堂实施动态管理,优胜劣汰,充分发挥示范引领效应。目前,已创建命名食品安全示范街2条、示范店135家。
——扎实推进农村牧区餐饮食品安全提升行动。严格落实农村牧区集体聚餐备案登记管理制度,加大农村牧区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将流动餐车、帐篷聚餐、“农家乐”等餐饮业态列入严管范围,做到标准明确,制度严格,实现监管无缝隙,监管无盲区。
——扎实开展学生“小饭桌”监管,规范“小饭桌”经营行为。与教育、公安、卫生等部门密切配合,摸清底数,排查隐患,落实各项监管措施,规范“小饭桌”经营行为。对符合条件的实行备案登记管理;对不符合条件的,要求限期整改,完善提高。
“多措并举”的扎实监管,让杭锦旗餐饮食品全行业实现了跨越式提质升级 ,食品安全依然任重道远,我们将继续脚踏实地,努力工作,为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