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实施以来,东胜区第八小学始终聚焦“减负提质”,在做好“全覆盖、广参与”的基础上,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以课后服务精品课程为抓手,以学校特色发展为依托,加快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充分发挥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为学生提供“五育并举”、形式多样的课后育人活动,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
学生选课率达到99%以上
课后服务“大礼包”特色课程任你挑LOREM IPSUM
为了让课后服务更具特色、更显情怀,东胜区第八小学全面落实“1+X”课后服务模式,逐步形成“学科兴趣培养+基础作业辅导+艺术特长拓展”多线并行的全方位服务模式,让课后服务富有温度、彰显特色、涵养品质,助力学生全面成长。
根据学生兴趣、家长需求和教师资源,学校在周一至周五开设“325精品特色课堂”,进行航模固定翼遥控飞机、乐高STEAM课程、轮滑速滑课程、人工智能编程、Yami创客空间、非遗课程陶艺、鄂尔多斯非遗民歌、丙烯创意画、超写实线描团、风笛高低合唱团、六弦吉他团、尤克里里团、劳动科技社团等精品特色课程,依托丰富多样的特色社团拓展课程,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学校与课程建设结合为学生提供丰富、可选的个性化定制课程,设有“数学与科技、语言与人文、劳艺与审美、体育与健康、道德与公益”五大类共计74项“雅”课程;开展网上选课;课后服务实现全员全覆盖。
航模
编程、轮滑
乐高
课后服务再提质
让孩子开心、家长放心留校LOREM IPSUM
学校与全体家长签订《东胜区第八小学课后服务协议》,规范和明确学校服务时间、服务内容、服务队伍等,完善评价机制,建立课后服务方案,制定教师激励考核方案,为课后服务工作有序开展保驾护航。建立“一生一课表”“一师一课表”“一班两课表”“一行政一名册”的清单管理模式精细到位。坚持分管校长+环节干部+教师的立体式三级管理模式,负责各班级及各类社团教师和学生考勤、班级纪律、卫生、课堂效果、处理突发情况、放学纪律等。在“健康 乐学 惠美 ”理念引领下,打造“素养+学科”“素养+个性”“素养+普及”三型课程育人模式,实现在校课程与课后课程的再提质。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时长00:43
魅力非遗进校园
在少年心中根植文化自信LOREM IPSUM
非遗融入校园,文化润心无声。东胜区第八小学今年创办了三个非遗课程陶艺、鄂尔多斯民歌和马头琴,教师在讲解、普及非遗知识的同时,手把手带领孩子们体验非遗技艺,近距离感受非遗的魅力,激发孩子们对地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一步步成为“非遗小传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是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精髓。非遗课程进校园,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近距离接触优秀传统文化、感受匠人精神的平台;另一方面更是非遗保护工作贯彻传承的生动实践。学生自觉参与到保护和传承非遗的行动中来,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保护、传承非遗的良好氛围。
暑期托管解决家长“看护难”
过快乐、安全而有意义的暑假LOREM IPSUM
东胜区第八小学根据不同年级,利用寒暑假开设假期托管服务班。课上,不仅老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课业辅导,还安排开设了形式多样的课程活动,极大丰富了学生在暑期托管期间的学习生活。
自“双减”政策落地以来,东胜区第八小学不断思考与探索将“双减”二字化为实实在在、具体可行的措施。课后服务无疑是其中一项有力举措,丰富多彩、有声有色的走班选课、社团活动日渐得到家长和学生的认可与喜爱,成为学生培养爱好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