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锦旗作为自治区级贫困旗,近年来,当地政府为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提高农牧业现代化、市场化水平,创新性提出“六种模式”,着力打造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新机制,有力的促进百姓增收,加快地区脱贫。
一是股份合作型。鼓励农牧民以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入股龙头企业,参与、监督企业的经营管理;龙头企业以资金、技术、良种等要素入股合作社,采取按股分红和二次利润返还等方式,让农牧民分享到加工和流通环节的利润。
二是订单合同型。在农牧业生产之前,由农牧民与龙头企业或中介组织订立具有法律效力的购销合同,双方约定交售产品的品质、数量、时限、收购价格以及龙头企业承诺的服务内容等事项,农牧民根据合同组织生产,企业或中介组织按合同要求收购农畜产品,通过产销有效对接,促进农牧民与企业中介组织互利共赢。
三是服务协作型。鼓励龙头企业利用资产作为抵押贷款,通过合作社或直接发放给农牧民,用于扩大种养规模,增加科技投入。引导龙头企业发挥技术优势,通过统一种肥(饲料)、统一植保(防疫)、统一管理,为农牧民提供技术服务;农牧民发挥种养技能优势,为龙头企业提供优质农畜产品。
四是流转聘用型。农牧民将土地草牧场流转给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可通过土地草牧场流转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农牧民成为龙头企业产业工人并从事农牧业生产劳动,从而获得稳定收入。
五是价格保护型。通过政府确定最低收购价,企业负责组织实施,敞开收购,切实解决农牧民卖粮难的问题,保护农牧民的种粮积极性,保证农牧民从农牧业生产中获得稳定收益。
六是返租倒包型。由农村集体以一定数量的租金从农牧民手中将土地草牧场使用权返租回来,通过土地治理和基础设施改造,或某种良种或技术的应用,再倒包给原承包农牧户或其他农牧户和单位。预计到2017年,杭锦旗龙头企业和农牧民建立紧密利益联结的比例由目前的29%提高到50%,全旗农牧民来自于产业化经营中的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3977元增加到483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