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宣传报道绿色发展方式,促进草原生态保护,中国网联合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推出大型报道专题“走向草原生态文明新时代——十九大报告解读系列巡访”。
就“我国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的现状、问题和建议,以及草原生态保护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等话题,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长龚明珠接受了中国网记者专访。
龚明珠说,保护建设好草原,关系到农牧民增收致富和农牧区振兴,关系到54万农牧民能否如期进入全面小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议加强立法,像保护基本农田一样保护基本草原,加强体制机构改革,让鄂尔多斯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净、空气更清新。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长龚明珠接受中国网记者专访 (摄影:李鹏)
中国网记者:党代会报告中首次把“草”纳入统筹治理的生命共同体体系,如何理解保护建设好草原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
龚明珠:草原是我国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陆地面积最大的绿色屏障。十九大报告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首次将“草”与“山水林田湖”一同纳入生态系统治理体系,彰显了党中央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坚强决心,体现了党中央对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的高度重视,更加坚定了我们保护草原、保护生态、走绿色发展的信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同全国一样,鄂尔多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在农村牧区。鄂尔多斯市是典型的草原地区,草原面积近1亿亩、占国土面积的3/4,草原是农牧民群众最基础的生产生活资料,草牧业是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所以,保护建设好草原,对于我们来说更具紧迫性和现实性,关系到农牧民增收致富和农牧区振兴,关系到54万农牧民能否如期进入全面小康,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果草原退化了,还谈什么发展现代畜牧业?”
中国网记者:您认为,草原保护建设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牧业绿色发展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龚明珠: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初考察内蒙古时指出,草原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发展现代畜牧业的一项紧迫任务,就是要保护和建设好这片大草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草原退化了,还谈什么发展现代畜牧业?
习近平总书记的形象比喻一语击中要害。草原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和最大的品牌。草原保护建设,是深化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牧业绿色发展的前提、基础,也是最大潜力所在。鄂尔多斯市在深化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始终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保护好草原生态为前提,大力推行绿色生产方式,科学合理利用天然草原,切实做好草原的保护建设。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长龚明珠(摄影:李鹏)
中国网记者:草原地区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面临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是什么?
龚明珠:经过多年的努力,鄂尔多斯的生态状况实现了由严重恶化到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历史性转变。但由于“两个48%”的先天自然条件(沙地、沙漠和干旱硬梁、丘陵沟壑区各占全市总面积的48%),再加上“十年九旱”,生态环境仍然十分脆弱。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这为我们更好地平衡发展与保护、生产与生活提供了方法论,也为我们推进绿色转型、建设美丽鄂尔多斯指明了方向。
恢复后的草原生态
“保护草原生态,突出抓好‘三个强化、一个加快’”
中国网记者:对于保护草原生态,下一步有哪些规划?
龚明珠: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突出抓好“三个强化、一个加快”:一是强化工程实施。深入推进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加大科技治沙、工业治沙力度,持续巩固扩大草原建设保护成果。二是强化政策落地。严格落实新一轮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和禁牧休牧轮牧政策,加快畜牧业结构调整,实现既增绿又增收。三是强化制度建设。全面推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草原生态环境责任追究等制度,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系统完整的草原建设保护制度。四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产业发展,主攻资源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大数据、高端装备、节能环保、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天然放牧场
“1亿亩草原52.4%实行全年禁牧,47.6%实行季节性休牧”
中国网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鄂尔多斯在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方面作了哪些探索和实践?
龚明珠:过去的鄂尔多斯,因连续干旱,加之过度放牧导致草原严重超载,沙化、退化的草场面积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80%,生态一度十分恶化,沙尘暴肆虐。那时有句玩笑话叫“鄂尔多斯一年刮两次沙尘暴,一次刮半年”,话虽然难听,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生态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