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官方微信

首页>新闻>旗区动态
乌审旗多举措算出“就业账+生态账+发展账”
发布时间:2025-05-14 09:58:33      作者:袁海龙 刘慧      来源:乌审旗      【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近年来,乌审旗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广以工代赈的决策部署,紧扣“稳就业、促增收、强基础”目标,通过创新组织模式、优化群众参与机制,将农田提质与民生增收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强基础、富百姓、兴乡村”的特色路径。

精准发力:多元模式拓岗位增收渠道更宽广

乌审旗构建“旗—苏木镇—嘎查村”三级联动责任体系,成立专项领导小组,由旗委、旗政府分管领导挂帅推进。严格规范实施“五同步”(设计、招标、施工、验收、监管同步)机制与“两前置”原则(以工代赈合同作为项目开工和验收结算的前置条件),确保政策落地见效。同时,对标《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关于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规范实施以工代赈促进农民增收的通知》,细化资金管理流程,实现项目进度与惠民成效“双达标”。

“施工企业+产业联合体(合作社)”:通过实施土方工程、地力培肥等项目,为项目区群众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同时,采购本地农家肥1.15万吨,带动15户合作社成员户均增收2.5万元;

“施工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投入以工代赈资金28.99万元,在材料供应环节吸纳15名当地群众就业,人均增收9000元;

“施工企业+农户”:在田间道路、栽植养护等施工过程中,雇佣脱贫群众和当地农牧民,使用农牧民运输车辆和机械,增加农牧民工资性收入40余万元。

此外,乌审旗联合项目建设单位及属地苏木乡镇、嘎查村,针对性开展技能培训,确保群众“进得来、留得下,有活干、能挣钱、有保障”,切实提升就业能力与收入水平。

成效凸显:农田提质+民生改善 乡村活力再焕发高标准农田建设与以工代赈的有机结合,既夯实了农业现代化根基,又激活了乡村内生动力。

农牧民钱包鼓起来:2019年以来,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以工代赈,累计吸纳当地群众1500余人参与工程建设,发放劳务报酬1560万元,脱贫人口、监测对象等重点群体受益显著;

群众满意度升起来:项目全程接受群众监督,工程质量与惠民实效双提升,农牧业生产条件大幅改善,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可和好评,群众满意度达95%以上;

乡村经济活起来: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与以工代赈的有机结合,村民广泛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极大地增强了村集体凝聚力和归属感。同时,带动了本地建材、农机、劳务等产业协同发展,嘎查村集体凝聚力增强,乡村振兴“造血”功能持续强化。

2019年以来,乌审旗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企业中标总金额27485.66万元,发放以工代赈原料购置及劳务报酬2831万元,占比10.3%。通过以工代赈参与项目建设,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打零工增收,取得了群众满意度提升、工程质量提高的良好效果。

乌审旗高标准农田以工代赈的实践,不仅书写了“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的生态画卷,更绘就了“产业兴、村民富、乡村美”的共富图景,实现了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双赢。下一步,乌审旗将持续深化以工代赈模式,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为促进农牧民增收、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转载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做回链

主办: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承办:鄂尔多斯市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506000004     蒙ICP17002409号-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7-8581170(工作时间)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 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

邮箱:ordosxxbs@163.com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