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准格尔经济开发区与多所高校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进产业创新研发,全面激活人才“蓄水池”,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行动的开始。在内蒙古伊东东研科技有限公司,来自各大高校的研发人员和在校研究生正忙碌于实验室,开展新一轮的煤化工产业项目研发。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的在校研究生王洋,自2024年起便跟随导师来到该公司,参与煤矸石综合利用等创新项目的研发。通过一年的实践,他的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王洋表示:“我通过校企联合培养的方式来到伊东东研公司,参与了多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如PPT助剂和玉米水肥等。这一年的学习极大地锻炼了我的自主学习能力,我成长得非常快。”
与王洋一同来到伊东东研科技有限公司的还有内蒙古大学材料与化工专业研究生古云凯,他参与的水煤浆添加剂项目已经顺利转化落地。古云凯说:“经过半年的研究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了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好处。这不仅提升了我的科研能力,也为我的未来职业生涯增添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内蒙古伊东东研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煤化工转型升级技术研发的科技创新型企业。2023年9月,该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太原理工大学等8家科研院所及高校共同成立了煤化工及煤基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一年多来,校企在科研成果转化、研发平台建设、科技人才引入等方面开展了深入合作。各高校选派优秀研究生进驻企业,通过校企联合培养的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开发创造能力,为企业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
“我们一方面搭建实践平台,让高校选派优秀研究生到企业参与项目研发,为企业输送优秀人才;另一方面,高校专家导师亲临现场,对职工进行培育。这种双向合作模式,让大量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顺利转化落地,为企业和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内蒙古伊东东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杨立业表示。
为推动产教联动、校企合作,助力企业创新发展,准格尔经济开发区通过政策支持、平台搭建、项目带动等举措,积极引入高校院所的科技和人才资源,形成广泛的合作格局,为园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智慧动能。截至目前,已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2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7家,拥有科创平台31家,累计获得发明专利90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