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哈巴格希街道‘以工代赈’这一项目我是非常支持的,前几年营生做了不少,但很少有机会在家门口就能有活干、有钱赚。在干活过程中遇到困难也不怕,街道和社区积极帮助我们,为我们解决难题,整个过程是非常顺利的。”苏新荣笑呵呵地分享了他今年在“以工代赈”项目实施中的感受。
家住华城小区的苏新荣,是原布日德村的转移农牧民,在街道实施党建引领“以工代赈”项目中,承接到了雷家坡管网改造工程。苏新荣得知要对雷家坡湿地进行整体改造升级,他感触良多:“这片地原来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现在要开凿湖渠、建造住宅小区和公园,完全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家乡建设得越来越好了。能够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一丝微薄的力量,我感到非常自豪!”
今年以来,哈巴格希街道高度重视“以工代赈”工作,探索建立“1234工作法”,即“1”套机制统到底,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严格执行劳务队准入、备案、监督、项目罚则和退出机制;“2”个战略相结合,把“以工代赈”作为“深入实施富民工程、全面提升居民幸福指数”的重要载体,将“以工代赈”作为具体抓手,推动为民服务与共同富裕齐头并进;“3”个环节抓落实,认真开展劳动力摸底,及时建立更新劳动力信息库,常态化实施“培训+上岗”工作模式,让劳动技能培训更规范、更有效,健全劳务报酬机制,确保“以工代赈”项目规范实施;“4”项措施强保障,积极拓宽宣传渠道,提高政策知晓率,严把项目前期关口,做好项目过程监管工作,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为“以工代赈”政策实施保驾护航。
截至目前,哈巴格希街道已累计完成除冰扫雪、挂灯笼、国庆氛围营造、北区小区绿化改造、婚庆馆拆除工程等10个项目。正在参与康巴什区园林绿化养护、雷家坡管网改造、雷家坡混凝土施工、鄂尔多斯国安教育研学基地房建工程等18个项目,合同总价共576万余元,共有18支转移农牧民劳务队参与其中,带动150余名转移农牧民就业增收,实现人均月增收5000元以上。
下一步,哈巴格希街道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坚守为民初心,扛牢属地责任,持续推动“以工代赈”富民工程走深走实,积极创新工作举措,为承接新年“以工代赈”项目做好充分准备,为康巴什区探索“共同富裕”新路径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