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殊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中的关键一环。近年来,杭锦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速完善特殊教育工作体系,强化保障机制,推进教育普惠,提升教育质量,赋能特殊群体,特殊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进步与长足发展。
二、构建“全学段—零拒绝”的特殊教育育人体系
杭锦旗切实保障义务教育阶段特殊儿童均“有学上”。充分发挥杭锦旗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纽带作用,形成政府、学校、医疗、社会协同的教育康复支持保障体系。通过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医教融合、送教上门等多种方式,将“一个都不能少”等特殊教育关爱落到实处,确保义务教育适龄残疾儿童得到“全覆盖、零拒绝”教育安置。截至目前,杭锦旗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安置率达100%。
二、创建“普惠性—增福祉”的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一是持续完善特殊教育政策体系。自2022年起,杭锦旗特别成立了杭锦旗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制定出台了《杭锦旗特殊教育融合发展实施方案》等系列配套政策。二是大力培育高素质师资队伍。以教育家精神引领师资队伍高质量发展,通过举办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参训教师二次汇报、融合教育案例大赛等,构建纵向衔接、横向融通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成立全旗融合教育教研组,对各学校随班就读、送教上门学生开展教学和个别化辅导研究,凝练教师团队在特殊教育领域教学管理、文化建设、课程改革等方面优势,促进制度共立、资源共享、特色共创。三是全域完善资源保障平台。截至2024年11月,全旗共建成1家资源中心、3间资源教室,形成“旗级资源中心-学校资源教室”协同的融合教育双翼支持体系,实现资源支持的无缝隙对接。
三、搭建“效果优—辐射广”的特殊教育宣传阵地
2024年,杭锦旗举办首届融合教育案例大赛,从中精选出8篇典型案例。这些案例通过多渠道、多平台的广泛传播与推广,有效地促进了特殊教育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关注与重视,为构建支持性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为打造高质量家校特殊教育新样态,杭锦旗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定期对家长开展护理、感统基本知识、学生注意力、学生兴趣培养等方面的培训,为家庭教育提供支持和帮助,形成共育合力。杭锦旗特殊教育注重学生兴趣和技能培养,结合学生的兴趣特长,鼓励随班就读学生参加社团,充分挖掘随班就读学生的潜能。2024年7月,杭锦旗一名视障学生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就是融合教育有效开展的有力例证。
下一步,杭锦旗将以实现特殊教育公平而有质量发展,促进残疾儿童少年更好融入社会生活为目标,继续加强政策保障,加大经费投入,强化队伍专业化建设,打造高质量融合教育新样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