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春耕备耕工作的关键时期,乌审旗大力开展面源污染防治,通过推广实施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应用和地膜回收,助推农业绿色发展。
在无定河镇小石砭村全国秸秆综合利用展示基地现场,农牧技术推广工作人员正在就秸秆肥料化利用技术向本地合作社和农牧民代表进行介绍。随着专业机械的翻动搅拌,秸秆和附近养殖企业产生的牛粪在腐熟剂的作用下发酵,在6至8天后即可直接应用到耕地上。
乌审旗永顺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纪广军说:“加了腐熟剂的肥料二次翻搅后能把各种病菌害草籽全部杀灭,等待温度降到10℃左右,农户就可以拉到地里使用了。最近50多户种植大户已经给我签了订单,每天来咨询的农户也挺多。”
经过加工处理后的生物质肥料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土壤板结化的问题,同时也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为土地后续耕作提供保障。这样的新型技术也得到了不少农牧民的关注。
正在观看秸秆腐熟技术应运的苏力德苏木纳林河村农机合作社负责人李继堂说:“现在是肥料上得越多板结化越厉害作物越不长,成本很高。都考虑看看农村发酵后的肥料,他们这个用玉米芯和秸秆混合起来发酵出来的有机肥很实用,看一年下来的试用效果如何。”
刚刚签订了1000立方米订单的乌审旗绿萌农牧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彩峰说:“种植甜糯玉米几年以来,口感上稍微还有点欠缺,现在一直在寻找能让玉米口感变得更好的有机肥。今天看到这款肥感觉就是我们需要的这种有机肥,希望在今年能提升我们的甜糯玉米的品质。”
推广秸秆饲料化、肥料化应用,是乌审旗落实农业高质量发展理念,不断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的有力举措,依托龙头企业、专业化合作社示范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并通过种植养殖大户先行探索尝试。2024年,乌审旗将持续破解秸秆市场化运营困局,建立购销台账,实现“以需促产”,加快构建政府、企业与农牧民三方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
目前,乌审旗已建成年产5万立方米以上秸秆堆肥厂一处,惠及周边农田2.5万亩以上,农牧民享受50%的补贴购置秸秆肥料。此外,2024年乌审旗还采用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的方式,投资80多万元对2万亩土地中的残留地膜进行回收,由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实施。同时在全旗推广高强度加厚膜8000亩,每亩为农牧民补贴30元。
乌审旗农牧局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工作人员边虎生表示:“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项目,希望能够通过农业废弃物的回收加工,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减少农业生产对农业环境的影响。其次经过集中展示和政策宣讲,让农业从业人员能够认识到科技对于农业生产的进步意义,从而实现新技术的推广,进一步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实现助农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