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来来,进来看看我们的草莓和柿子长得咋样!”看到大伙儿的到来,内蒙古中天现代农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徐文俊连忙邀请大家去大棚里看一下。
近日,室外温度已是零下二十几度,大棚里的果蔬会不会受影响?“我们有‘护身符’,不畏惧恶劣天气。”徐文俊解答了大家的疑惑。
说话间,一行人来到了位于十二连城乡五家尧村的准格尔旗现代智慧设施农业产业园里的温室大棚,产业园占地面积322亩。宽敞明亮的温室里满棚绿意,西红柿、草莓等果蔬挂满枝头,种植户正忙着采摘、搬运。
“我们这个温室叫水蓄热内外双保温装配式保温室,通过内外双保温设计,温室的保温性能要比普通的温室高很多。比如近期这种持续的低温、降雪,还有寒冷天气,我们的温室靠的就是这套系统 。”徐文俊“解密”了他的温室大棚的“保鲜秘籍”。
“这套系统具有吸热快、蓄热量大、放热均匀的特点,提高了温室防风、抗雨雪、抗冻能力。保温系统置于温室内,不受恶劣天气和太阳直射的影响,起到很好的防灾效果。”徐文俊介绍,这套系统通过太阳能的自然照射,白天可以大量吸收太阳能,让水温提高。夜间,水里储蓄的热量就会均匀地释放出来。较传统的土墙砖墙,蓄热力提高1.5—2倍。
在准格尔旗现代智慧设施农业产业园里还有很多“科技范儿”。温室大棚顶部悬挂的LED显示屏上实时显示着大棚里的温度、湿度、光照等作物生长的重要参数。白天大棚的温度25—28度为最佳温度,当显示屏显示温度达到了30度,电动卷膜器便自动启动放风口,将温度调节到适宜温度。每个温室大棚里都悬挂着两个白色的设备,据温室大棚技术员介绍,这是无线通讯传感器,它汇聚了二氧化碳、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等传感器的特性,根据参数调节,给作物提供最佳的适合生长状态。
农户在现代产业园里打工,是可以做选择的,可以选择“抓两头,控中间”模式,还可以选择劳务入股或者入棚打工模式。
农户周志选择的是“抓两头,控中间”的模式,该模式由企业提供种苗、技术、机械、销售,他有7年的种植大棚经验,这种模式在他看来是上了“双保险”,稳赚不赔。这段时间,他其中一栋大棚里的西红柿,即将进入成熟期。“今年西红柿预计亩产是一万斤,下一茬还种香瓜,我算了一下,除了费用,一栋大棚纯收入最低20万,非常有信心下一年再承包一栋,继续与中天公司合作。”周志笑眯眯地盘算着。
农户梁满后之前没有种植经验,而且经济条件也不太好,为了让他既能挣到钱又能学到技术,企业建议他采用劳务入股的模式,每个月他不但有固定的工资入腰包,还可以根据产量分红。成了“股东”,还能分红,梁满后乐开了花。
一座座现代化温室大棚,照亮了农业转型升级致富路,一茬茬新鲜的蔬菜、水果,奏响了冬日“丰收致富曲”。近年来,准格尔旗以乡村振兴为目标,在做好政策引导、政府推动的基础上,立足市场需求,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通过政策扶持、示范带动、科技服务等措施,引导农民走高质、高效农业发展之路,让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