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胜区财政局,北京中建工程顾问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倪志岗领取到拖欠了十年的工程款。2011年,公司承接了鄂尔多斯高新区装备产业园综合服务楼的内部装修监理工程。2013年竣工后,由于甲方一直未出具审计报告,38万元的工程款迟迟没有结清。化债工作开展以来,东胜区将这类工程款划归为优先清偿的“三类”账款,时隔十年,倪志岗终于收到了这笔工程款。倪志岗说,有了这部分工程款,他就可以盘活公司资金,让公司更好运转。
东胜区作为原市府所在地,人口规模占城市核心区人口的60%,承担着全市1/4以上的公共服务,在发展建设中形成大量债务,成为债务风险红色预警地区。这些债务涉及领域多、交织关联广、持续时间长,一度成为政府的“心病”。东胜区委副书记、区长韩涛告诉记者,化债之初,债务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债务规模大,二是成因复杂,三是可用的化债资金比较少。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东胜区敢于啃硬骨头,在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推进“退红降等”工作中敢于揭短亮丑,下猛药、治顽疾,将债务化解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和系统工程推进,依托国家政策,形成了财政部门统筹、涉债单位各负其责、党政两办跟踪督查的工作调度机制,紧盯“退红降等”目标,制定“三类”账款化解方案和有分歧账款化解指引,使得债务分类有据可依、债务化解指日可待。
东胜区财政局局长高云胜告诉记者,财政部门根据不同的债务类型,制定了“一债一策”,通过逐笔梳理存量政府债权和政府债务,追溯形成原因,对债权债务能形成完整链条的,通过化解多角债的方式加快推进化解。
东胜区用政府的紧日子换老百姓的好日子,着力压减非重点刚性支出、强化资金统筹、增强财经纪律约束、集中财力保障化债工作。通过推进债务化解,东胜区推动解决了商品房“去库存”、“三难”及民间借贷等大量历史遗留问题可能引发的社会矛盾,让更多资本流向市场,为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民企发展、激活市场活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东胜区坚持学以致用、知行并进,突出问题导向,聚焦债务化解难点堵点问题,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在自治区和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帮助下,综合采取资产处置、股权转让、债券置换等措施,通过专班调度,多元联动,‘一债一策’推进化解。今年以来,债务率下降了96个百分点,化债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韩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