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拉特旗打造“阳光政务暖心服务”政务服务品牌,着力构建“标准统一、服务高效、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三级政务服务体系,探索实施“四化”便民服务矩阵,按照“八有”标准建成了一批高质量基层便民服务中心(站),将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一、以清单管理推动事项进驻标准化
为全旗15个苏木镇(街道)、159个嘎查村(社区)接入政务服务网,全面建成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通过平台逐一认领、发布应承接政务服务事项基本目录,同时建立动态管理机制,以日常调度、集中办公、专项培训等形式,推动各层级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统一。根据企业和群众实际办事需求,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作出压减受理条件、申请材料、中介服务、办理时限等优化调整,补充完善具体服务性信息,形成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并对外公布。目前,我旗15个苏木镇(街道)、159个嘎查村(社区)全部统一目录清单与办事指南,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深度融合,苏木镇(街道)上线发布政务服务事项69项,嘎查村(社区)上线发布政务服务事项34项,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全面建成。
二、以系统集成推进服务阵地规范化
按照《鄂尔多斯市创建星级政务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站)评分细则》要求,科学规划设置和升级改造各级政务服务场所,构建以政务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为主体,便民服务站延伸补充的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实施一体化管理,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按照“集中办理、一站式服务”模式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模式,完成便民服务中心(站)综合窗口全覆盖,实现高频政务服务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并将“一件事一次办”“全区通办”纳入“综合一窗”受理范围。全面接入“好差评”系统,实现“好差评”标准统一、评价同源、数据自动生成并实时全量上报。
三、以创新模式促进事项办理便利化
根据地域特点创新延伸模式。在展旦召苏木、风水梁镇、昭君镇、中和西镇建成联建阵地,可办理医保社保、一卡通、社会救助、计生、退役军人、宅基地审批等50余项业务,让农牧民群众办事“就近可办”。以白泥井镇八村一社区紧凑围绕镇政府的地理特色打造“十分钟便民服务圈”,进一步缩减群众办事时间成本,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在西园街道延伸政务服务事项,与政务服务中心形成互补型地理优势,让群众享受到更为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同时,积极推进自助设备向基层延伸,目前已分别在西园街道文苑社区、锡尼街道巴音社区和工业街道石化社区放置3台水电气暖生活缴费自助机,切实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米”。
四、以帮办代办助推政务服务人性化
以“八有标准”为指导构建帮办代办体系,根据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程度群众的办事需求,开展“帮办代办、预约办、延时办、上门办”等全方位服务。目前我旗共有189名专兼职帮办代办员,并选派旗政务服务中心10名业务骨干、5名专业帮办代办员作为便民服务中心(站)的联络员,一对一传帮带指导,建立三级联动的帮办代办队伍。同时,积极创新帮办代办工作手段,通过“互联网+帮办代办”、“邮政+帮办代办”、下村集中办公等方式,降低办事成本,拓宽办事渠道。目前已通过“互联网+邮政+帮办代办”的方式在全市率先实现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相关业务苏木镇(街道)可办。“三级便民服务”全域服务基层治理方式打破了苏木镇、街道单级服务限制,有效整合各类资源,优化了营商环境,实现便民全域覆盖,服务群众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