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扛起“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重大政治责任,聚焦聚力“1+5+5”11个项目“全面建、重点创”,围绕工作重点、治理难点和百姓关注点,一体推进“打、排、调、管、用、织、疏、奖、融、铸”十项举措,多维联动擦亮“暖城善治”品牌,打牢社会治理基层基础,持续巩固平安建设基本盘。
聚焦“打”坚决守护平安
乌审旗建立社会治安稳定形势研判制度,每季度召开1次形势分析研判会议,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开展命案攻坚、扫黑除恶、治爆缉枪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高发频发的电信网络诈骗、黄赌毒、涉食药环等违法犯罪,全旗可防性案件得到有效压降,呈现刑事案件发案数持续下降、破案数持续上升的良好态势;侦破一批重点电信诈骗案件,有力震慑和遏制各类违法犯罪的发生。
聚焦“排”常态排查整治
乌审旗将所有问题全部纳入信访代办服务场所接单范围,一站式办理所有来信来访及12345热线反馈接办问题,促进一揽子调处、集成式解决,保证增量问题即发生、即解决。围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创建攻坚年和全市基层社会治理专项监督行动,全面开展社会矛盾纠纷大起底、大排查、大化解、大整治、大提效、大监督“六大专项行动”,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上报及时、化解及时、整治及时。
聚焦“调”主动防范化解
乌审旗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出台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十九条,健全首访首办、联合下访、满意评价、协调联动等九项信访工作机制,创新以人民调解为基础构建多元联调新机制等一揽子矛盾纠纷分类化解的制度措施,形成“1+9+N”信访工作制度体系,优化升级“三分吸附法”,全面推行“信访代办制”,构建旗、镇、村三级信访代办服务体系,变“等群众上访”为“代群众办理”,有效打通信访便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聚焦“管”精准管理服务
乌审旗全面加强易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刑满释放人员、吸毒人员服务管理,做好涉恐重点目标单位安全防范,所有物流企业均落实收寄验视、实名收寄、过机安检“三项制度”,狠抓个人零散购买汽油登记,危爆物品管理取得“遗失被盗零发案、安全事故零发生”“双零”成效,监管场所安全管理实现连续33年无责任事故安全运行。
聚焦“用”创新智慧应用
乌审旗推广应用“多多评·乌审通”平台,接入“智治乌审·百姓管家”模块,推行“接诉即办”受理机制,构建“智治一张图”三级信息平台,自下而上,全面推广,完善会商研判、分流指派、协同联动、督办查究等实战化运行机制。为全旗495名网格员配备智能手持终端和套餐资费,工作补贴从每年3600元提高到6000元。“多多评·乌审通”完善功能模块16项,注册用户达8.8万余人。
聚焦“织”精细网格治理
乌审旗将全旗划分“全科网格”429个,推行嘎查村(社区)“两委”成员联社、党员联户机制,打造仲裁调解联盟、地企议事厅、老支书调解室、三巴音调解室等一批品牌调解阵地,建起覆盖城乡、联动各方的全域调解堡垒。全旗78个嘎查村(社区)实现“一嘎查村(社区)一警”全覆盖,每个嘎查村(社区)培育3名以上“法律明白人”。创新推行“三官两师”进网格工作机制,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网格为阵地,用法治手段将群众的诉求解决在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
聚焦“疏”做好心理服务
乌审旗组建心理服务专兼职队伍,设立心治服务站,搭建“1+6+N”三级婚姻家庭纠纷调解体系,对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人群及性格偏执人员适时予以心理疏导和干预,用“心治”促进基层群众“心安”。依托旗、镇、村三级“妇女之家”,建立旗、苏木镇妇女儿童维权站7处、妇女儿童维权岗75个、妇女儿童庇护站2处,综合运用情感、法律、政策等手段,免费为妇女儿童及家庭提供法律援助、心理咨询、婚姻家庭矛盾化解等服务,努力预防和减少家庭矛盾纠纷,防范“民转刑”案件的发生。
聚焦“奖”激励善行义举
乌审旗大力倡导见义勇为精神,表彰奖励群防群治先进典型,选树各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新时代好少年100余名,各级文明家庭16户,开展宣传宣讲和代言市域社会治理活动,凝聚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强大合力。
聚焦“融”精致物业服务
乌审旗深入推进“红色物业”建设工作,通过社区党建联建等方式,构建“社区联建党委+辖区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包联单位”横向到边、“社区党建+红色物业+网格员+楼栋长(排长)”纵向到底的精细化治理体系,组建“红色物业”联盟,设立“红色物业”服务站,建立政策宣传、社区治理、帮扶关爱等功能型党小组,形成共商、共建、共管的小区生活良好局面。
聚焦“铸”守好美好家园
乌审旗全面落实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任务举措,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宣讲,常态开展草原那达慕、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三送五进”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动,打造以“一馆一区一基地”为主的特色创建活动示范点,表彰奖励各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321个和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742名,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