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服务辖区居民,科学合理规划阵地,持续发挥便民惠民功能,打造“家门口”的幸福驿站,康新街道紧盯小区大门这一居民每日进出的必经之地,在原有的小区保安亭空间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变身为“暖家”“便民格格屋”“文艺里小站”“平安WO”等一批居民群众服务新阵地,让党群服务的触角延伸到群众身边。
“亭民意”
发挥“传达室”作用,在党群服务亭设置留言板,征集群众“微心愿”。居民在出入小区时,随时可以到党群服务亭里咨询或反映问题,方便辖区居民足不出户了解惠民政策、办理日常事务,能解决的及时帮助居民解决,不能解决的网格员进行收集整理,每月底向社区党委书记进行集中反馈,并上报有关职能单位协调解决。
“亭便民”
党群服务亭里放置了多种日常所需或者急需物品,包括梯子、雨衣、雨伞、应急医疗包、免洗手消、维修工具箱、缝补针线包等共享物品。这些物品并非每家都有,但使用率高,都是很实用的小物件,居民们可根据自己所需,在服务亭中登记借用,解燃眉之急。
墙上还公示了便民服务电话、党群服务活动计划等便民信息。以搭建温馨和谐家园为目标,不断完善各类便民公共设施,提升服务水平,使民生工作走进民心,让居民收获更多幸福感。
“亭暖新”
为进一步加强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关心关爱,不断提升该群体的获得感、归属感、幸福感,康新街道以党群服务亭为依托,配齐了各类便民暖“新”物品,让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实现了“干渴之时有冬暖夏凉一杯水,风雨路上有温暖相随一把伞,工作间隙休息有安静相伴一张椅,意外伤害有紧急救助药箱,手机没电能随时共享充电……”每一处布置,都是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日常生活的琐碎,每一处细节,都体现着红色温度。
“亭安心”
结合辖区特点,充分发挥保安熟悉楼栋布局等优势,聘请保安兼任“移动网格员”,化身“红色哨兵”,做基层治理的“社情收集员”“政策宣传员”“文明引导员”“平安巡防员”。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力求做到网格小事“随手帮”、急需用品“随手送”、政策传单“随手带”,持续推动党群服务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
下一步,康新街道将实现党群服务亭全覆盖,持续完善和创新服务内容,更好地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继续以居民的意愿和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推进社区治理,不断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做实家门口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