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文旅局坚决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关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部署要求,在旗委、旗政府的大力指导下,抢抓全国文旅市场快速复苏的“黄金期”,持续从供需两端发力,文旅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据统计,1-5月份,累计接待游客139.8万人次,同比增长11.8%,其中过夜游客61.45万人次,同比增长7.3%,过夜游收入5.53亿元;旅游收入10.6亿元,同比增长5.9%。特别是“五一”假日期间,全旗共接待游客近3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7亿元,较以往同期实现跨越式增长,全旗多个景区出现“爆满”现象,文旅市场强势回暖。我局具体抓好抓实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抓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复工开工。2023年我旗总投资500万元以上重点文旅项目11个,计划总投资 15.03 亿元,已完成投资 2.15亿元,其中,仿元上都项目、大明殿配套展陈项目、光亚·哈沙图田园综合体续建项目、伊景园城市沙山景区续建项目等4个项目已开复工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项目、王府文化体验园等7个计划建设项目正在积极办理前期手续,博物馆重点项目已完成初步设计和施工图并报送发改委评审。有序推进“文化惠民”民生实事项目,图书馆少儿阅览区改造和水岸新城主题智慧书屋正在开展招投标工作。
二是抓招商引资,积极寻求多方合作。上半年开展招商活动10余次,全方位宣传推介文旅行业的发展势头和巨大潜能。其中“请进来”接洽的有中旅联、西安锦上添花旅游投资集团、陕旅集团、西旅集团、景域驴妈妈、国艺同行、华正丝路、星光集团、亚洲经济协会等知名文旅企业9批,中青旅与蒙泰生态旅游项目建立合作关系,西安锦上添花旅游投资集团正在修改我旗夜游项目设计方案,陕旅集团就我旗文旅产业规划达成合作意向,景域驴妈妈对我旗景区业态、宣传营销、节庆活动等方面初步设计产业运营方案。“走出去”招商5次,积极主动与五维集团、陕旅集团、西旅集团等接洽招商引资项目。
三是抓产品业态,持续焕新文旅体验。以景区标准化复核为抓手,积极推动6个3A级以上景区提档升级,成吉思汗陵旅游区切实提升基础设施、管理运营、旅游安全、旅游服务,联动伊金霍洛镇开展“遇见草原遇见你”玫瑰文化节等文旅活动,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园积极推进国际露营小镇、考古博物馆、鄂尔多斯之夜等项目建设,“五一”期间开展风筝节、摇滚音乐节、荧光夜跑等系列活动,展览馆、蜜水营地等备受游客青睐,累计接待游客超过15万人次。苏泊罕大草原按照4A级旅游景区评定标准完善标识标牌、木栈道、生态停车场等,提升服务水平。颐和生态文化博览园游客服务中心正式启动运营,内蒙古佛教文化博物馆正式开馆。伊景园城市沙山旅游区新增稻草人王国、戏水乐园、萌宠动物园等游乐项目。红海子湿地旅游区按照3A级景区标准进行提升改造。作为东康伊城市核心区的“后花园”,我旗乡村旅游已成为短途游、周末游、周边游、自驾游的首选和优选,目前正在申报创建国家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哈沙图村被文旅厅列入创建2023年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工作计划,查干柴达木村、苏布尔嘎嘎查申报自治区乡村旅游重点村。积极推进水岸新城新嗨旅游休闲街区申报自治区旅游休闲街区,从景区景点、乡村旅游、城市休闲等角度全方位提升我旗文旅产品吸引力和体验感。
四是抓宣传营销,创意圈粉市民游客。积极开展“引客入伊”活动,组织了2023˙百万人游伊金霍洛暨百家旅行社踩线主题推介会,推出6大主题12条精品旅游线路。将5·19中国旅游日拓展为“文旅活动月”,“五一”前后精心策划开展了鄂尔多斯暖城七点半启动仪式、水岸新城中心公园五月花海、512博克大赛、首届乡村村晚、工矿企业工人惠民游伊旗等系列文旅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缤纷多彩的营销活动,进一步激活市旗两级资源,形成“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线上线下融合联动、东康伊三地协同”等多领域多元化多维度活动格局。组织开展文旅人话文旅“三十六计”短视频推广活动,实现月月有热点,处处有爆款,进一步扩大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是抓公共文化,切实提升服务水平。不断创作艺术精品,舞蹈作品《绽放》获得第十三届内蒙古自治区艺术“萨日纳”奖。2023年4月,参加第六届内蒙古舞蹈大赛,群舞《马铃摇响幸福歌》荣获表演一等奖、创作一等奖、服装奖、作曲奖;女群舞《走在阳光下》荣获表演一等奖;5月,参加第九届内蒙古舞蹈大赛,《马铃摇响幸福歌》荣获表演一等奖、创作一等奖;群舞《走在阳光下》荣获表演一等奖、独舞《暖暖的背》荣获表演三等奖、双人舞《父亲和我》荣获表演二等奖。成功申报第七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9项,全市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在我旗举办,实施郡王府保护修缮工程并进行市场化试运营,推出“王爷的茶”文创店及郡王府系列文创产品,备受年轻群体欢迎。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全民阅读推广活动,举办“4·23世界读书日”、我们的节日、小读者课堂等阅读活动,打造“伊声有你”全民阅读品牌,截至目前开展线上线下全民阅读活动48场,参与人数达15000人次。深入打造“公共文化十个100”文化惠民工程,丰富进景区、校园、特色街区、嘎查村社区等“文艺十进”活动,启动消夏文化旅游季活动,目前已开展演出28场,完成“百团千场”“弘扬乌兰牧骑精神到人民中间去”“我们的中国梦”文艺进万家等惠民演出服务63场;开展艺术类、文化类等6类23项共百期“百姓大课堂”公益培训15期,培训人数1000余人次。真正把“公共文化盛宴”送到群众身边,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我旗文旅产业呈现出加快恢复发展态势,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不足。一是产业规模体量不大,与同期纵向对比我旗旅游接待人数与经济收入复苏回暖,但与周边旗区纵向对比,受意识形态、景区缺乏有吸引力的项目等因素制约,文旅社会效益还需提升。二是旅游景区和项目前期投入大、周期长、回报慢,因受三年疫情影响,文旅企业经营亏损较大,文旅项目投资乏力,特别是一些中小微文旅企业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三是文旅市场招工难、用工难,旅游从业人员专业度熟练度还不够,面对夏秋季旅游旺季,接待服务保障能力急需提升。
下一步,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我局将按照旗委、旗政府安排部署,切实把伊金霍洛旅游品质提起来、名气打出去、人气聚上来、形象立起来,为全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一是持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在抓好其他重点项目调度的同时,重点推动博物馆加快前旗手续办理,争取6月底完成施工图终审、招标、施工许可证办理等工作,7月中旬开工建设。二是持续巩固拓展重点客源市场,不断释放扩大招徕政策效应,加强对重点客源城市和新通航城市的宣传营销,持续扩大客源。三是通过出台支持奖励政策、发放消费券、举办高品质文旅活动等方式,进一步扶强壮大旅游产业薄弱环节,不断提速旅游消费、夜经济等。精心筹备乡村文化旅游节、苏泊罕大草原“暖橙”音乐节、2023中国自驾游集结赛-黄河生态之旅(伊金霍洛旗站)等重点活动,以节聚人、以节促销、以节助产。四是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倾力提升城市交通、住宿、特色旅游产品交易、文化展示、旅游景区等设施功能建设,加强文旅市场诚信文明建设,切实提升旅游高品质服务 “内功”“实功”,将文旅局一家“独唱”转变为政府与民间乃至全社会的“大合唱”。五是持续提供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打好文旅融合牌,将传统民俗文化与新潮体验方式相结合,让旅游与演绎、展览、美食等融合,释放具有地域特色的文旅产业新活力。积极开展文化赋能零碳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在蒙苏经济开发区建设图书馆分馆,送文艺到园区。六是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与国内知名头部企业对接开展招商引资、宣传推介和学习考察,引进项目,加快对外交流及推广,不断扩大伊金霍洛文旅产业“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