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托克旗位于鄂尔多斯市西部,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降水集中,灾害性天气频发”是这里气候的主要特点。
近年来,鄂托克旗委、旗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立足实际、精准发力,狠抓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有效预防和极大降低了灾害性天气造成的损失。
旗委书记高怀京调研指导气象工作
旗委书记高怀京亲临坐镇指挥人工增雨作业
鄂托克旗气象局牢牢把握党中央对气象工作的全面领导,认真贯彻落实旗委、旗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致力于提升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水平,为鄂托克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彰显出了鄂托克旗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气象担当。
夯实基础
稳固气象现代化建设“压舱石”
基层台站是气象业务的基石,也是气象事业发展的生命线。鄂托克旗地缘广袤,东西部气候差异显著,为保障气象探测数据的时空连续性与科学性,近年来,鄂托克旗气象局围绕“补短板、强弱项、重民生、促发展”的总体思路,对原有区域站进行升级改造,并新建3个全要素自动站。
气象局工作人员维修调试区域自动站仪器
截至目前在全旗建成32个6要素及以上区域自动站,实现了气温、湿度、风速、风向、气压和降水的全时段监测。全面落实地面观测自动化后,气象观测数据可用性、观测频次及对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的监测能力均得到大幅提高,也为天气预报预警准确率、及时率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紧贴需求
织牢气象信息服务“精密网”
观测业务工作做“减法”,预报服务则要做“加法”。鄂托克旗气象服务秉持“需求和技术”两手抓,一方面通过“调研需求-确立服务-效益回访-调整服务”的动态服务模式深入了解全旗农牧业发展情况。开展了紫花苜蓿种植和螺旋藻、阿尔巴斯山羊、肉牛、木凯淖尔土鸡养殖等专项气象服务,完善了本地特色农牧业气象灾害防御指标体系,形成面向农牧业经营主体的直通式气象服务。运用新媒体手段解决了气象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另一方面致力于提升气象服务效益,通过强化新型数据预报模式、卫星遥感技术应用,制作出“图形+数字”的精简服务产品,使农牧民和大众获取到更加直观、准确的气象信息,进一步提升了气象服务的精细化水平。
工作人员在赛乌素地区开展气象生态监测
截至目前,通过县综短信平台、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以及微信群发送预报、预警和雨情信息共计300余次12万余条,发布专业、专项气象信息137期。
聚焦提升
筑牢防灾减灾救灾“防护墙”
今年进入春季后,鄂托克旗连续103天无有效降水,面对严峻的抗旱形势,气象局工作人员经过天气会商研判制作干旱气象信息专报,密切监测天气形势变化。
在旗委、旗政府的指挥下,从飞机架次、布点密度、车辆调配、物资保障等方面全力保障,抓住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累计作业9次,发射人工增雨弹336枚。尤其是在6月20日的大规模人影作业中,布设15个作业点,增雨效果显著。全旗最大降雨量突破80毫米,大部地区中到大雨,局地出现暴雨,大大缓解了旱情。
搬运地面火箭架为人工增雨做准备
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现场
为充分发挥部门“连横”优势,建立由气象、交通、农牧、应急、水利、防火等组成的“气象+”专家联盟,在关键性、转折性、灾害性天气时,联合发布“气象信息+行业建议”的服务产品,显著提升信息的权威性和实用性,受到群众广泛关注和重视。同时,通过运用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建成“鄂托克旗灾害性天气历史个例库”,为分析研判气象灾害防御提供技术支撑。在今年汛期的冰雹、短时强降水等灾害性天气过程中气象局提前精准预报,发挥出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应有的作用,得到了农牧民群众和政府领导的肯定。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站在新起点上,鄂托克旗气象局将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基础上,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各项部署要求,继续在旗委、旗政府和上级气象部门带领下坚持“精”字当先,勇担使命,持续夯实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根基,为增进人民福祉、实现地区经济发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