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发布2024年第二届“内蒙古见义勇为勇士榜”,家住杭锦旗伊和乌素苏木乌日更嘎查的牧民敖特更光荣上榜。
一大早,记者一行走进敖特更家中,看见敖特更与妻子娜仁高娃正在拌草料喂羊,挨个观察每只羊的状况。“现在家里的经济来源全靠这些羊,得好好照看着。”作为地地道道的杭锦旗牧民,敖特更家中养着300多只羊和十几头牛。过去靠着外出打工和养殖牲畜,生活水平还算不错。在去年10月份的一个晚上,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让这个普通家庭变得不再平凡。
2024年10月7日晚7时许,一辆满载农用车因被追尾而发生车辆侧翻,造成驾驶员被困。面对危急情况,敖特更立刻跑到路边拦截后方驶来的车辆,随后与他人合力将已失去意识的车主从车中抬到路边安全位置,成功救出被困人员。在施救过程中,敖特更不幸被后方一辆快速行驶而来的轿车撞倒,造成脑出血、心脏支架错位等不同程度的损伤。
“去年,由于家里草场有限,我想着承包别人已收割的玉米地,就在当天与一家农户商谈场地租赁事宜后,在返家途中,遇到了这场车祸。”看到有人被困,敖特更第一时间将车停在路边,随即拨通了妻子的电话,“不好了,路上好像发生车祸,我想下去看看。”电话那头的娜仁高娃担心他出现意外,劝他说别去了,“不行,我得去救人!”心中已作出决定的敖特更,从车里冲了出去。
据鄂尔多斯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杭锦旗大队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显示,当天晚上,先是一辆解放牌重型半挂牵引车撞于前方同向行驶的大众牌小型轿车尾部,后又与前方同向行驶的双力牌四轮拖拉机挂车尾部发生碰撞,造成四轮拖拉机挂车驾驶员被困,在第一事故发生仅20分钟后,一辆小型轿车由后方超速驶来,撞向了现场施救人员,最终造成两人死亡,三人受伤的结果。
晚上10点,在家中等待了2个多小时的娜仁高娃早已坐立不安,突然,敖特更来了电话。“他说被撞了,腿断了,我说你在哪?你怎么样?而电话那头却没了回复。没过多久,儿子哈斯也打来了电话,说明了情况,我赶忙前往医院。”娜仁高娃回忆着当时的情形,眼泪止不住流下来。 “太担心了,那时候我媳妇已经怀孕8个多月了,当天我正好带她去呼和浩特做产检,晚上10时许,刚到家,我突然接到父亲电话,说他出车祸了,我一刻不停地往回赶,赶到医院已经是第二天了,当时父亲已经进了ICU,医生说他头部出血严重,加上心脏也有问题,很可能会出现并发症导致瘫痪。”回想起那段时间发生的事,哈斯仍然心有余悸。
当晚,敖特更被送往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人民医院,在重症监护室昏迷了一个多星期后,逐渐脱离危险睁开双眼,但仍无法说话,意识模糊。劫后余生的敖特更回忆道:“我现在一点印象也没有,就记得当时给爱人打完电话后,想也没想就下车去救人了,甚至已经不记得是怎么救的人,怎么被撞的,怎么去的医院。”
住院期间,敖特更收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捐助,有来自亲戚朋友的,有当地企业的,也有网络众筹帮助的。“我特别感谢帮助过我和关心我的人,因为我始终相信,只要你对别人好,别人就一定会对你好。”
“我们企业是当地防沙治沙荒漠化草原综合治理项目的承建方,过去企业车辆来到牧区进不来,我父亲就主动帮忙修路,他说如果需要土就从我的草场上挖,后来施工人员没地方住宿,我父亲又给他们提供住宿场地。企业领导在得知我父亲出事后主动联系,给我们拿了一笔钱救急用。在多年来打交道的过程中,他们认可了父亲的人品。”哈斯说道。
今年52岁的敖特更,8岁时父亲去世,由母亲抚养长大,成年后一直东奔西走,靠打工谋生,直到2018年才回到伊和乌素苏木买了100多只羊,日子安定了下来。过去的日子虽然艰苦,但也造就了他善良、质朴、热心肠的品行。敖特更曾经表示,接触的人多了,去的地方多了,遇到的事也多了,看见别人有困难,咱们能帮一把是一把,帮助了别人,无形中也是帮助自己。
“去年,我们嘎查引进了风光一体化荒漠治理项目,很多牧民不理解政策内容,他就亲自示范并主动提出先从他家开始治理,后来又积极引导当地牧民共同参与。现在他出了车祸,身体状况不好,我们嘎查对他家开展慰问。”与敖特更相识多年的杭锦旗伊和乌素苏木乌日更嘎查党支部书记哈达在提到他后连连称赞。
一路走来,每做一件好事,敖特更的心中便会得到一份慰藉,浑身充满力量。“乐于助人”于他而言,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态度、一份坚守。一直以来,他不断向身边的人传递着这份坚守,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个人。
“我现在身体还在恢复中,走久了腿就会变肿,我想等身体恢复了和牧民们一起改良草场,让草原变得更丰茂。我吃了一辈子苦,不想让后辈人再吃苦,应该多为子孙后代着想。”记者采访结束临别时,敖特更说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