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在“双十一”效应带动下,叠加促消费政策加码,居民出游和消费需求充分释放,全市消费市场保持稳定上升态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商品零售稳定发展,服务消费加快复苏,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等新兴消费需求旺盛,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新增企业拉动力强。1—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4.5亿元,同比增长9.8%,比1—10月提高1.3个百分点,高于全区1.6个百分点。其中,1—11月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234.0亿元,同比增长17.0%,比1—10月提高2.3个百分点;11月当月,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25.3亿元,同比增长40.6%。新入库企业拉动强劲。11月当月,新入库企业共11家,其中新增零售企业10家,餐饮企业1家,拉动1—11月限上消费品零售额0.9个百分点。
多数商品稳定发展,部分消费增势较好。11月,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6.1%,分类别看,20个大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速呈现“17升3降”,增长面达85%。基本生活保障类消费平稳发展,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17.1%、饮料类零售额增长19.1%,分别拉动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3、0.1个百分点。部分消费增势较好,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金银珠宝类、书报杂志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35.6%、27.9%、66.5%,合计拉动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2.6个百分点。
服务消费加快复苏,线上消费持续活跃。随着促消费政策逐步落地显效,消费场景不断拓展,服务消费需求进一步释放,带动旅行及相关行业消费回升向好。11月,限额以上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24.4%,快于商品零售额88.3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上升140.3个百分点。全市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额15.4亿元,同比增长138.5%,拉动限上消费品零售额4.5个百分点。
智能绿色消费需求旺盛,新能源汽车拉动显著。随着促消费政策发力显现,1—11月,限额以上智能家电、智能手机商品需求旺盛,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增速分别同比增长79.1%、32.9%。合计拉动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0.3个百分点。随着自主品牌崛起以及基础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不断释放,拉动作用明显。全市限额以上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189.0%,高于限额以上汽车零售额增速160个百分点,拉动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2.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