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加油!”“再过来一点,偏了!”“这个吊球太棒了”……伊金霍洛旗第五届老年人运动会现场,银发乒乓球运动员们个个精神饱满、步伐矫健,他们攻防自如、对抗持久、扣杀迅速地反应,燃爆全场,收获不少乒乓球爱好者赞誉。 15个项目,850多名运动员参加,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聚在一起,加油声、欢呼声、掌声、笑声将运动会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 “太开心了!身体上动起来,精神上愉悦起来,下次还来。”伊金霍洛旗市民李大林说。 在“乐享晚年”上下足功夫,关键是以老年人为本,开动脑筋,因地制宜。鄂尔多斯着力推进养老服务精细化、精致化,在创新文体活动形式方面做文章,不断丰富老人们的精神生活,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我和老伴1974年结婚,当时只有一张1寸的黑白照片。能举办这样的‘集体金婚庆典’活动,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怀,帮我们圆梦,弥补遗憾。”在准格尔旗十二连城乡“夕阳情 甜蜜行”金婚夫妇集体婚礼现场,田爱兰老人身穿婚纱,与老伴儿牵手相伴,在“咔嚓咔嚓”的快门声中,留住了幸福与美好。 解锁N种老有所乐新方式,鄂尔多斯全力以赴。建设老年大学,开通老年人乐享晚年“绿色通道”;建设吃住行、浴医洁、养学娱养老服务站,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老年体验;积极探索“赋能乐老”,组建志愿者、社工、服务团队,聚焦助餐、探访、义诊、陪伴等服务需求,不断将“老有所乐”落到实处……顶配的养老服务得益于鄂尔多斯注入了更多人文关怀、精神元素、礼爱基因,才让老人获得更多独具人文特色、精神慰藉的高品质服务内容。 老有所为 银龄变引领 “好像没有那么‘苟且’了,还能实现价值再创造!”在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镇合同庙嘎查养老服务站,这是老人们的共鸣。 自己种菜自己吃,在娱乐、休闲之余“打零工”……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老年人已不再单纯地满足于“老有所养”,而是追求“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今年78岁的刘爱在这里生活了快一年,这样的新型养老方式,让她感到精神十足:“每天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有点收入,我们这些老姊妹坐在一起,聊天的工夫就把营生做了,一天做四五个灯带,一个5块钱,真的挺好!” 老年人发挥余热、培养兴趣、享受晚年,焕发出别样的活力。老年人仍然可以有快乐、有进步、有作为,老有所为正成为新时代一道靓丽风景线。 在康巴什区康新街道格德热格社区,8位老人组建了银发服务队,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环境卫生整治、矛盾纠纷调解等活动,在热议厅参与协商议事会,向社区提出可实现的“金点子”。 “退休以后,我们成天有事儿做,生活也更多姿多彩。现在我只想把社区搞得更好。”银发服务队队员杜金海说。从“旁观”到“参与”,从“管我的事”变为“我管的事情”,与社区管理同频共振、互融共进,在“润物无声”中融入基层治理。 让老人安享晚年,是千家万户的关切,既是“家事”,也是“国事”。在探索社区养老服务模式过程中,鄂尔多斯市以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为引领,以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为导向,通过政府政策扶持、财政资金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市场主体运作,全面提升全市居家社区养老综合服务能力。 一幅幅“老有颐养”的幸福画卷正在徐徐展开。老有所养保障更有力,老有所医服务更便捷,老有所学体系更完善,老有所乐生活更美好,老有所为环境更友好……鄂尔多斯,许老年人一个幸福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