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暖城,共话文明。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和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之际,8月14日,“河套人”发现100周年国际论坛在乌审旗开幕,本次论坛以“探寻文明根脉 增强历史自觉 筑牢自信根基”为主题,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齐聚鄂尔多斯,以对话感受远古文明脉动韵律,共同探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进一步提升“河套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推动萨拉乌苏遗址考古研究再上新台阶。
位于黄河“几字弯”腹地的鄂尔多斯,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数万年前古“河套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古迹遗存,铸就了灿烂的萨拉乌苏文化、朱开沟文化和鄂尔多斯青铜文化,留存了战国长城、秦直道、阿尔寨石窟等一批历史文化遗址,孕育了鄂尔多斯婚礼、漫瀚调、古如歌等多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文明印记,凝结着古人的智慧与情感,承载着鄂尔多斯生生不息、庚续不绝的厚重文化基因。它们是历史的见证、文明的标志,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也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河套人”作为独特的文明根脉,如何在挖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鄂尔多斯高度重视萨拉乌苏遗址的研究保护工作,通过实施建章立制工程、考古发掘工程、保护提升工程、展示利用工程、“双遗”申报工程等,全面提升遗址保护利用整体水平,形成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同时,坚持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让创新具有根基、内涵和生命力,通过建设考古保护体验棚、拍摄电影《谜境萨拉乌苏》、建设萨拉乌苏文化主题酒店等,让历史“可感知”,让文物“会说话”,真正体现鄂尔多斯文化的个性与价值,深度讲好鄂尔多斯文化遗产保护的故事。
历史文物保护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以此次论坛为媒介,与会专家学者将建言献策、凝聚合力,更好推进古“河套人”的研究阐释和萨拉乌苏遗址的保护利用,共同推动人类文明传承发展、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在更高层次上提升鄂尔多斯文化的辨识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