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官方微信

首页>新闻>今日鄂尔多斯
数字赋能“智慧水利”我市精准筑牢防汛“安全堤”
发布时间:2023-06-13 10:00:00      作者:水轩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近年来,我市立足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不断加大雨季防汛工作力度,构建智慧水利大数据平台,实现河道、水库水位、雨水情变化等实时监测,进一步提升全流域一体式智慧管理信息化水平,精准筑牢防汛“安全堤”。 

  智慧大脑纵览全局。汛期将至,为确保安全稳定度汛,在鄂尔多斯市水利局,工作人员正在加紧调试智慧水利大数据平台中的智慧防汛系统。系统融合气象雷达产品、卫星云图、雨水情等实况信息,实时监测淤地坝、水库、十大孔兑、山洪沟、工矿区等防汛隐患点安全状况。屏幕上显示着辖区内各河道的位置分布,以及水位、雨量等数据,当监测到灾害性天气时,平台会自动绘制风险等级图,在对应的地图位置发出警报,有效提高预报预警的精准度和时效性,为安全度汛提供准确数据支撑。 

  监测站点随时响应。我市建成覆盖全市的山洪灾害和农村基层预警预报系统,建成自动雨量站253个、简易雨量站221个、自动水位站74个、墒情站18个、雨墒共享站16个、预警广播站309个、图像视频站50个、视频会议系统37个。充分利用站点及河道视频监控点实时监测功能,当监测站点达到预警值时,将预警信息发送至所在区域的防汛责任人,实现智慧预警功能。同时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建设雨情工情监测站、数据资源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在线监测、数据在线分析、数据在线预警、提升水利行业监管能力。 

  动态监测不留死角。市水利局不断延伸“智慧”触角,利用无人机、微变雷达、隧洞机器人等先进设备进行动态巡查,确保人员安全、不留死角。微变监测雷达系统应用于稳定性安全监测,可实现全天时、全天候、大范围(5公里范围内全面覆盖)、高精度(亚毫米级位移监测精度)的实时自动化监测,实现边坡稳定性的分析与预警,是我国首次将车载微变监测雷达应用于水利工作中。隧洞机器人是首次应用于我市水利工作中,它能进入到管道内部对管道进行内窥检测,200万像素的摄像头能把管道缺陷清晰地拍摄出来保存为视频,并生成符合标准的管道检测报告,为管网运维提供有效的证明,广泛应用于水库涵管、涵洞及新老管道养护验收等各类管网检测,有效解决检测无证明、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安全的问题。 

  人力物资充分保障。我市黄河防汛战线长、险工险段多,今年已落实各类水工程防汛和安全相关责任人1451人。持续开展水利重点工程和山洪灾害易发区等薄弱环节开展排查,修订完善全市58座水库超标洪水防御预案、水库应急预案和调度规程,并开展了水利工程应急演练。目前全市落实抢险人员2769人,机械设备347台套,储备块石23.7万立方米、土工布2.1万平方米、土方1.1万立方米、大小编织袋37.8万条、吨包0.4万个、格宾网兜5.7万平方米、救生衣1018套等物资。下达沿黄四旗1000万元防凌防汛资金,今年黄河开河以来,鄂尔多斯段杭锦旗黄介壕险工、红泥圪台险工,达拉特旗段羊场险工、柳林险工、北海险工、召圪梁险工,准格尔旗三十顷地险工7处险工出险,目前已投入抢险资金859.9万元。 

   

   

转载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做回链

主办: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承办:鄂尔多斯市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506000004     蒙ICP17002409号-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7-8581170(工作时间)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 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

邮箱:ordosxxbs@163.com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