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序常易,华章日新。回顾四届市政协的履职足迹,凝聚共识是最亮的注脚。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四届市政协充分发挥“重要阵地、重要平台、重要渠道”作用,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力量,为推动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汇聚起了强大正能量。
深化团结联谊
大团结大联合是统一战线的本质要求,是人民政协的重要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示,做好人民政协工作,必须坚持大团结大联合。
四届市政协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结合“四联四促”工作机制,积极探索拓展团结联谊工作,定期组织主席会议成员走访、慰问、联系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人士,以春节、“七一”等节庆日为契机,积极开展座谈会、茶话会、读书会等形式多样的沟通交流活动,进一步提升“引”的本领、丰富“聚”的手段、做好“融”的文章,助力增进最大共识度、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好最大同心圆,把更多人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
四届市政协注重发挥文史资料独特优势,记录留存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故事,传播政协声音,凝聚共识力量。成立了全区首个文化文史专家委员会,启动了《鄂尔多斯非物质文化遗产》征集编纂工作,出版了《绿色鄂尔多斯》《鄂尔多斯改革开放记忆》《文史资料合订本》《奋斗者的足迹》《走在时代前列的人》等多部文史专辑,有效发挥了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重要作用。在国家、自治区和市级媒体平台刊发播报了各类稿件2000余篇次,开展了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各族各界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和工作认同。
深化合作共事
联系广泛是人民政协的特点和优势。四届市政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为助推全市改革发展凝聚了人心、汇聚了力量。
在履职工作中,四届市政协十分注重发挥各党派团体的作用,坚持民主协商、平等议事,在增进一致性中尊重多样性,在包容多样性中寻找一致性。每一次重点课题调研、专项集体民主监督等,都邀请民主党派界别委员参加,每一场专题协商议政会、座谈交流会等,都重点安排来自各党派团体的委员发言,全力营造尊重理解、体谅包容、畅所欲言、合作共事的融洽氛围。
只有广泛凝聚思想共识,才能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进一步密切与党外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和港澳台侨的联系沟通,围绕“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和改进侨务工作”等课题,共同开展调研视察、专题协商和民主监督活动;健全同非公经济人士沟通机制,组织非公经济领域政协委员围绕优化营商环境等课题进行调研,经常开展非公经济人士主题沙龙和座谈会,面对面听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建议;重视发挥民族宗教界委员作用,举办专题培训班,并就“加强学前和小学民族教育工作”开展专题调研,提出了一系列务实管用的意见建议;在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过程中,广大委员以身作则,积极宣讲政策,广泛凝聚共识,体现了应有的责任担当。
四届市政协始终坚持大团结大联合,不断深化与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共事,全力做好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增进共识等工作,为全市改革发展营造了商以求同、协以成事的浓厚氛围。
深化协商民主
丰富方法载体,在履行职能中实现凝心聚力。四届市政协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探索创新协商为民机制,从推动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的角度出发,率先在全区探索开展了政协协商民主向基层延伸工作,按照不建机构建机制的原则,推动政协协商触角延伸、委员履职下沉,利用政协丰富的协商经验和成熟的协商体系,助力化解基层矛盾、反映群众呼声、凝聚思想共识。
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工作,受到了市委和各旗区党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先后出台专门意见,并成立党组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亲自挂帅指导工作开展。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搭建委员之家和协商议事室202个,开展协商议事活动630多场次,参与委员和群众分别达1000和5800多人次,推动解决各类矛盾和问题530多项,初步探索形成了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的基层多元共治新模式,被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列为全市改革典型案例加以推广。
此外,四届市政协坚持在履职中互动交流、扩大共识、增进团结,制定出台了《政协鄂尔多斯市委员会关于加强委员联系群众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积极开展富有成效的协商民主实践工作,为全市改革发展凝聚了精气神,发出了好声音,传递了正能量,为开启现代化鄂尔多斯建设新征程汇聚起了团结奋斗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