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近日,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落下帷幕。鄂尔多斯独立组织参加了本届文博会,也是自治区唯一独立组织参展的盟市。
搭建336平方米展区,设置了“暖城有礼”“暖城多味”“沉浸式体验区”等4个展示区域,整个展区布局合理,设计精巧。
这次参展,不仅是对鄂尔多斯文化的一次精彩展示,更是对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发展成果的一次全面检阅,充分体现了鄂尔多斯文化产业的强大生命力和蓬勃发展的态势。
(二)
打开文旅融合新空间,感受鄂尔多斯文化新魅力。文博会作为一个展示窗口,不仅让世界真切感受到了鄂尔多斯的好客热情以及好物美食,更运用新技术,让传统文化焕发了新的生机。
在这次文博会上,有一款小程序“互动赛马”,让观众在深圳也可以解锁鄂尔多斯的赛马习俗。
博物馆文创、羊绒制品、银质产品、艺术陶瓷、非遗衍生品、手工艺品等,引得游客纷纷“打卡”,这些展品不仅展示了鄂尔多斯文化产业的多样性,也体现了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在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平衡与融合。
此外,鄂托克前旗乌兰牧骑的队员们为观众表演了独具特色的精彩文艺节目,也博得了阵阵喝彩。
本届文博会,不仅持续打响了“暖城鄂尔多斯”文旅品牌,也向全国各地的游客发出了真诚邀请。
(三)
文博会上,鄂尔多斯运用裸眼3D、VR展示等新兴技术,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碰撞,全方位展现鄂尔多斯的地域特点、自然风貌和文化内涵。
数字化已经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文化数字化”,更是在暖城文化产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已经成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风口”。近年来,鄂尔多斯以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推动文旅管理创新、业态创新、服务创新,建设集公共服务、文化展示、信息发布、在线商城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应用平台——“云游鄂尔多斯”。“云游鄂尔多斯”文旅线上总入口于2022年1月正式上线,截至目前,累计用户近140万人;2023年,平台吸引253个商家入驻,44.77万人次在平台进行交易,年交易额突破1.3亿元,完成各类政府补贴发放4770万元,成为提供“吃住行游购娱”多方位服务的重要窗口,已经成为自治区内用户保有量最多、年度线上交易最多、产品最为丰富、影响力最大的文旅综合应用平台。
鄂尔多斯正在通过文化产业发展和创新焕发新时代的光彩,为暖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相信在数字化的发展中,鄂尔多斯定能让文化愈发“出圈”,让产业加速“破圈”。
(四)
借文博会平台,鄂尔多斯旅游在抓住文博会机遇出圈的同时,必须行动起来加速自身版本更新、升级换代。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近年来,“卷”产品、“卷”服务几乎成了各地文旅的基本操作。这也为鄂尔多斯旅游升级提供了丰富的借鉴路径,学“整活”必不可少。
向新谋,谋人无我有、人有我精。鄂尔多斯集红色文化和草原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等于一体,资源不比其他地方少,守着“金饭碗”吃不上饭肯定不行,盘活历史、自然、矿山、工业、农业、水利、历史建筑等方方面面资源,全域造“燃点”,路子才能越走越宽。
乘势而上,一路生花。鄂尔多斯旅游将借助一切平台、机遇展示自我,出圈吸粉。在全国各地旅游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十八般武艺样样俱全”的背景下,鄂尔多斯旅游一如既往把内功练好,把基础打牢,才能让“网红”变“长红”,让“文旅流量”变“发展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