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官方微信

首页>新闻>部门动态
勤体检 常补钙 共促鄂尔多斯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
发布时间:2023-09-21 11:01:35      作者:康雅惠      来源:鄂尔多斯市统计局      【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勤体检 常补钙 共促鄂尔多斯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

发展“新能源”,迎来时代“新风口”;发力“新能源”,按下发展“快进键”。当前,政策机遇、产业“风口”与资源禀赋的多重优势相互叠加,鄂尔多斯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可谓正当其时,厘清产业阵痛,通堵点、疏断点,我们才能在追风逐日的道路上实现风光无限好。

一、产业带动乏力,配套关联度低

我市新能源产业起步较晚,目前尚未形成上中下游一体化产业集群,本地配套生产能力不足,新能源装备制造业正在逐步布局、产业链各环节的关联发展及协同增值效应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此外,新能源产业组织结构有待优化,为数不多的龙头企业规模较小,竞争力不足,“专精特新”小企业数量较少难以形成规模优势。目前,全市规模以上新能源企业中产值超亿元企业仅有5家,产品多数集中于产业链上游,产品附加值偏低,带动乏力。

建议:延链、补链、强链,加码做好“链”上功夫。实现新能源装备制造本地化不仅是促进风电、光电等新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基础,也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长远方向。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继续实施招商引资三年行动,围绕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统筹用好顶格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招商方式,组建招商专班,制定招商目录,绘就招商引资“两图两表”,以世界、中国、民营500强和行业领先企业为主攻方向,引进一批基地型、规模型绿色产业链项目,加快构建集能源生产、装备制造、应用示范于一体的“风光氢储车”全链条产业集群。依托已引进的产业链头部企业,吸引聚集上下游产业入驻,构建以硅片、电池片、组件等光伏主产业链为核心的产品链,布局玻璃纤维、树脂、碳纤维等先进叶片材料的研发生产,充分利用新能源制氢成本低和应用场景丰富等优势,以燃料电池、电解水制氢系统为双核心,加快构建制氢、氢存储、氢运输、 加氢站、氢燃料电池“五位一体”的氢能产业体系。聚焦应用场景优势,布局矿用卡车、物流牵引车、煤矿特种车辆、工程车辆等电动产品线。力争到2025年,实现150GW 光伏装备、100GWh 储能装备、9GW 风电装备、3万套氢燃料电池、3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产能规模,“风光氢储车”总产值超5000 亿元。

二、并网消纳不畅,供求矛盾突出

受储能技术、外送通道、上网政策和新能源电力消纳政策的制约,导致我市风光新能源未能充分利用,风电和光电产能利用率低,弃风弃光等现象仍比较突出。当前我市发电产业仍以煤电为主,虽然煤电成本相对较高,但因其发电可控性、稳定可靠性远远强于风光发电,所以在电力市场上仍起绝对主导作用。煤电虽然能补充枯风、无光时新能源发电缺口,但对新能源的挤出效应也非常明显。光电和风电受昼夜光照和气象风力影响,发电稳定性较差,峰谷电差对电网造成负荷冲击较大,且要为用户提供稳定的电力需另行匹配建设稳定电源用于调谷平峰,所以,电网企业接入新能源电力的积极性不高。

建议:支持、引导、扶持,切实解决消纳矛盾。解决风光消纳矛盾,是我市新能源发电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一是积极协调自治区出台政策,按照“就近上网、网上交易、电量平衡”的原则,深化电价改革,积极打通新能源发电输送通道,合理布局电源总量和结构,避免现货交易陷入价格恶性竞争,落实调峰电价政策,完善利益共享的电力市场化交易机制。二是完善新能源开发指标分配规则,明确资源配置与产业落地捆绑的要求,注重向优势企业倾斜、向优势产业倾斜、向具备本地消纳条件的优势地区倾斜,充分调动消纳主体的积极性。三是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风光互补、储能协调、智能输出、平稳可控”,这是让风光能源“听话”的秘诀,支持建设新增负荷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充分发挥源网荷储协调互济能力。

三、运营成本偏高,企业效益降低

1-7月,规模以上新能源企业发生营业成本78亿元,同比增长1.7倍,占营业收入的比重高达80%,经营成本居高不下,进一步压缩了企业的盈利空间。新能源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9.48%,低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16.8个百分点。具体来看,人工成本、维护成本和原材料成本成为制约新能源企业质效提升的主要因素。据了解,伴随使用年限增加,风光设备发生故障需要修缮的运维成本有进一步扩大趋势,但设备大多地处偏远地区,交通不便导致很难及时维修,直接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由于缺少经验丰富的工程人员,企业只好选择第三方运维机构,从而加大经营成本。部分新能源装备企业受原材料价格、运费不断攀升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出现成本倒挂现象。随着新能源产业不断发展,高校相关科技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难以迅速匹配,且在技术操作方面,人才培养周期、投入比其他行业更长,专业人才短缺制约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

建议:用心、用情、用力,助力产业健康发展。全力推进新能源企业培育工作,做大做强新能源产业基本盘对打造鄂尔多斯工业“升级版”意义重大。一是继续深入开展“我为企业找订单”活动,不断深化企地融合发展,深入走访调研,详细了解企业产品特点、技术优势及应用领域,精准掌握企业供需结合点,剖析企业市场开拓的堵点难点问题,研究纾困解难举措,精准匹配供需双方需求,着力帮助企业打通产需渠道。二是限上限下联动扶持,相关部门要下大力气寻求限上新能源企业降本增效良方,重点扶持远景、玉晶科技等规模以上企业提质增效,切实提高企业盈利水平。统计、工信、发改和税务等部门,建立健全联动、沟通机制,为限下新能源企业提供“量体裁衣”式的培育服务,保障企业尽快升规入统。

转载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做回链

主办: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承办:鄂尔多斯市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506000004     蒙ICP17002409号-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7-8581170(工作时间)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 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

邮箱:ordosxxbs@163.com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