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万物之母、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水利事关战略全局、长远发展和人民福祉。我市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能力面临制约,解决河湖生态环境问题仍须付出艰苦努力,水旱灾害风险隐患仍是必须全力应对的严峻挑战。在第三十一届“世界水日”和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之际,回望2022年,全市水利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真抓实干、克难奋进,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着力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能力、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河湖生态保护治理能力,共同筑就水安全梦想。
水利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抓住强基础、上台阶、提质增效的重要机遇期,结合水利项目建设现状和薄弱环节,认真研究各级水利资金投向和政策走向,积极沟通对接、争取水利项目和建设资金,加紧完善各项手续,形成“谋划储备一批、审核批准一批、开工实施一批”循环链,确保优质水利项目及时落地实施。全力争取水利资金9.19亿元,资金总量较上年增加0.62亿元、增长7.2%,全市实施500万元以上重点水利项目66项,完成投资21.3亿元,纳入自治区调度的重点水利项目投资完成率达到97.4%。
水旱灾害防御有力有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聚焦管住管好黄河凌汛水、雨季山洪水、库区存蓄水,强化水旱灾害防御,推进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建设,贯通雨情、水情、险情、灾情“四情”防御,做到关口前移、措施前置、力量前倾。全面落实水旱灾害防御各级责任人,强化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和应急救灾,开展防御工程的隐患排查整治和维修抢护;实施山洪灾害和农村基层预警预报系统建设和维护,提升预警预报能力,抓好巡堤查险、信息传递、部门联动、物资队伍保障、应急值守等,做好应急处置各项准备工作,经受住了去年开春100多天连旱和7月份后旱涝急转的考验,形成整体合力保障黄河安澜。
水资源管理更加严格。坚持节约优先、以水而定、量水而行,严管控、抓重点、建机制,推进资源水利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同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全市年度用水总量16.87亿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42.32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17.32立方米,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0.609,牢牢守住了“三条红线”,用全区二十分之一的水资源量保障了五分之一经济总量的用水需求。扎实推进涉水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工作,开展专项执法提升活动,落实涉水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协作备忘录,强化联合行政执法,依法打击水事违法行为,确保做到该管的一定要管住、管好,决不能失责、缺位。
河湖生态保护连创佳绩。河湖生态保护连创佳绩。全市设立了四级河湖长1286名,建立了“河湖长+警长+检察长”联动协作机制,在全区率先出台黄河河道管理条例。组织开展了河湖管理保护“春季”、“秋季”、黄河河道有关问题整治等专项行动,发现解决河湖“四乱”问题486个,清理河道内垃圾25万吨、违建4万平方米。完成黄河滩区居民迁建503户1235人。建成市级智慧河湖信息管理平台,黄河干流建成视频监控372处。组织开展了河湖健康评价,编制了水域岸线保护利用规划、水生态综合治理规划、“一河(湖)一策”等,启动了河湖长制集成示范园建设,连续7年向红碱淖补水700万立方米,积极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幸福河湖”。
水土流失治理成效良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以“两大沙漠”“十大孔兑”治理为重点,一体推进治沙、拦沙、锁沙,打造治理样板。依托重点治理项目,积极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先后精心组织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晋陕蒙砒砂岩区沙棘生态减沙工程、黄土高原淤地坝试点工程、淤地坝除险加固工程等一批水土保持项目,各项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同时,将水土保持与乡村振兴、农牧业产业发展、旅游业发展深度结合,围绕城镇区、工业园区、工矿区、旅游区和重要公路沿线,实施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项目,开展高标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61%,全区水土保持实绩目标考核排名第一。
饮水安全保障基础更牢。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全力巩固提升农村牧区饮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注重解决农牧民远距离拉水问题,持续开展农村居民饮水安全状况排查,加强工程维修养护,实施水质提升专项行动,加快推进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管理,构建从源头到龙头的水质保障体系,确保广大农牧民喝上放心、方便、优质的自来水。现行标准下农村牧区饮水安全问题全部解决,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8.3%。
排查整改永远在路上。开展全市水利系统“以案促改”六大专项行动,对水资源管理、水生态保护、水环境治理、水安全保障和干部作风效能等问题进行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共排查整改各类问题2045个,实现了全面起底、系统整治和效能提升,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五个大起底”待批、补批项目1455个涉水手续,在全市率先实现双100%办结。
加强水利党的建设。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讲政治、强作风、展形象,牢记“三个务必”,着力解决“三多三少三慢”问题,推进清廉水利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工作引领保障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持之以恒严格正风肃纪,坚持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层层压实“两个责任”,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体系。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改进干部工作作风。扎实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活动,强化行业监督和行风建设,营造良好的水利发展环境。
在新的一年,全市水利系统锚定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目标路径,力争做到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水利重点工作,全力以赴抓工程、抓投资,提高投资总量和使用绩效;全力以赴抓管理、抓节水,提高保障能力和利用效率;全力以赴抓行业、抓作风,提高担当精神和交账意识。推动全市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