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鄂尔多斯市交通运输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围绕综合运输体系、政务服务、交通出行,精准发力,推动我市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
项目建设“加速度” 路网建设再提速
2022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完成投资15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21.9亿元(其中重点公路项目完成投资10.3亿元;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完成投资5亿元;养护工程及路域环境治理完成投资6.6亿元),已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46%,预计全年将完成投资28亿元。年内计划实施重点公路建设项目7个;实施重点公路建设储备项目9个,总规模为601.4公里,估算总投资将达到363.4亿元,2023年交通建设投资将呈倍数式增长。
G65包茂“四改八”正在进行连接线路面工程施工及桥梁梁板预制安装等工作;G210添漫梁北至越家壕一级公路正在进行主线、连接线桥梁工程施工;S317陶利至昂素一级公路正在进行交安、排水、收费站改造等工作,以上3个项目计划年内建成通车或主体工程完工。S215通史至海则畔一级公路全线开工,并同步报批相关手续;S26纳日松至龙口高速公路施工图已获批,正在进行征拆工作;G210至博众物流园区二级公路项目初步设计已批复,正在开展征拆及施工、监理招标工作。西柳沟大桥改建工程进入收尾阶段,即将完工。
S215锡尼镇至乌审召二级公路已完成工可研批复,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S26纳日松至兰家梁高速公路、柴登至图克工业园区一级公路、G512十二连城至吉格斯太二级公路、G110磴口黄河大桥至海勃湾一级公路、S211恩格贝至阿门其日格二级公路5个项目已完成工可研审查,正在办理相关前期支撑性文件(其中S26纳日松至兰家梁高速公路项目于9月14日同中铁建联合体签订BOT项目投资协议)。S27呼和浩特至鄂尔多斯高速公路、S24昭君互通、石圪台大桥及引线工程3个项目正在开展工可研编制。以上9个储备项目建设总规模为601.4公里,估算总投资将达到363.4亿元,2023年交通建设投资将呈倍数式增长。
公共交通多样化 市民出行智能化
在鄂尔多斯客运总站、鄂尔多斯客运中心站建成“旅客之家”。开通95128电召平台,让不会使用打车软件的老年人能够一键拨号叫车。开通10条夜班公交线,运行时间延长到晚上10:30,已累计服务群众出行14.2万人次。投运双层观光巴士,打造“公交+旅游+文化”城区旅游观光新模式,让群众在城市景观中享受“慢生活”。起草《鄂尔多斯市新能源巡游出租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意见》,拟通过财政资金支持的方式,鼓励引导企业更换在用燃油出租汽车,更换后每公里行驶费用将由0.3元降至0.1元。今年101辆新能源纯电动公交集中运行,阿康区域全部实现新能源公交车运营,让鄂尔多斯更加“天高云淡、绿色低碳”。
同时,2022年鄂尔多斯市交通运输局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的云计算技术手段,推广应用“码上出行”出租车智慧码,实现了“乘客评价码”与“支付码”两码合一,在付款前乘客提前对驾驶员服务进行评价沟通,搭建了市民建言献策的交流平台。今年4月系统启用后,我市12328热线投诉举报工单量每月呈明显下降趋势,工单量比启用前下降了43.5%。同时,省去出租车司机微信提现手续费,每人每年平均可节约手续费约700元。目前,康巴什地区168台正常营运出租车已全部安装激活智慧码。其他地区智慧码办理推广工作也在有序开展。
优化路网环境 提高通行效率
2022年1月,S24沿黄高速公路在全国率先实现客车、货车整段公路全线差异化收费,收费标准下浮至8.5折和7.5折,同时享有ETC9.5折优惠的“折上折”。截至8月底,累计通过车辆357.2万辆,差异化减免收费9057.1万元,为每辆车平均减免费用约25.5元;收费金额达到3.2亿元,同比增长36%,并促进了财政收入增长。下一步,拟对新能源汽车在我市境内10条政府还贷收费公路实行2折差异化收费。并计划年内在30个服务区,配套建设60个充电桩,加快新能源车辆推广普及。
近年来,市交通运输局把“司机之家”建设作为“关爱货车司机”系列活动的有力抓手。2021年,在G18、S24、S215等主要国省干线、物流园区建成9个“司机之家”,验收合格数占全区验收总数的70%。并创新性的根据货车集散特点,在尚不具备建设“司机之家”条件的场站,因地制宜建成26个“司机驿站”,满足广大货车司机“四个一”的迫切需求(能喝一杯热水,吃一份热饭,洗一个热水澡,睡一个安稳觉)。2022年8月,G18荣乌高速、G109一级公路、S244曹阳公路“三大运煤通道司机之家”启动运行,建成全市第一个国省干线服务区以外的“司机之家”,进一步为能源运输提供了服务保障。
多措并举对部分重点公路拥堵现象进行集中治理。投入2833万元为三晌梁、吉格斯太、沙井收费站增加6条收费通道。全市所有收费站在全区率先实现通行费非现金支付;在S24兴巴高速、S215独锡公路等收费站投用“智慧车道机器人”,每辆车平均缴费通行时长减少25-30秒。今年以来,关于收费站拥堵的投诉类电话同比大幅降低。
科技赋能 智慧交通
市交通运输局充分发挥智慧物联科技平台作用,把平台作为支持本地物流企业、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电子提货、远程排号、智慧防疫申报等多种方式,完成远程排队565万余票、防疫申报452万余次,为4203家企业、46万名司机提供高效服务,通行效率提高了近50%,节约司机时间达到60%。截至目前,平台已撮合煤炭交易量突破4000万吨,交易额达300亿元。实现了服务与商务相融合,一是催生了“公转铁、散改集、油改电”的兴起与应用,新能源车辆每百公里较燃油车可节约220元。二是通过“资源整合、企业运营、互联网+”的方式,覆盖范围逐步扩大,年底将覆盖全市187个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