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元宵节和北京冬奥会期间,鄂尔多斯市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方针,因地制宜实行网格化管控、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强化科技预防和宣传教育等举措,实现了“零火情”目标,有效维护了地区生态资源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科学研判,群防群治。春节前,市林草局与气象部门就两节和冬奥期间森林草原火险形势开展专题会商,对森林草原火灾高发区域进行了研判分析。针对火险等级较高的实际,召开了全市林草系统森林草原防火工作视频会议,对2022年,特别是春节和冬奥会期间森林草原防火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以推行林长制为抓手,构建市-旗区-苏木乡镇-嘎查村-巡护管护人员五级防火责任体系,全面推进网格化管控,真正把责任落实到人头、地头和山头。广泛开展防火宣传进学校、上公路、入社区、下村屯等系列防火公益宣传和“以案释法、以案为戒”警示宣传等活动,营造全民防火氛围。全面加强各类防火物资储备,统筹旗区、苏木乡镇、嘎查村和国有林场站等各类防火力量,制定巡护管控路线,合理配备巡护队伍和携带装备。节前,全市共落实各级林长责任人3233名,发布线上防火公告8条、发送安全用火提醒短信42万余条,向各旗区调拨各类森林草原防火物资装备4万余件,总价值约500万元。
“三防”并举,措施精准。坚持人防、物防、技防“三防”相结合,传统方式与现代技术手段相结合,针对两节林区、草原区用火特点,采取超常措施,严格防火巡查巡护,杜绝一切火灾隐患。突出抓好可燃物“六清”工作,彻底清除坟边、林边、矿边、地边、路边、隔离带等区域内的各类可燃物,切实减轻火灾风险。强化监测预警,充分利用卫星监测、视频监控、无人机侦测、高山瞭望、地面巡逻等“天、空、地”一体化手段,对各类自然保护地、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和国有林场等重点火险区实行24小时实时监控。两节期间,全市共清除林区、道路两侧、坟地以及输变电设施周围枯枝、杂草、落叶等可燃物面积达7.8万亩,开设防火隔离带0.04万公里,设置森林草原防火临时检查点77个,重点林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旅游景区等全部试行防火码扫码进出和实名登记。同时,针对除夕祭祀行为高发的实际,采取设立集中祭祀点、发放焚烧桶、“一对一”看护等措施,全力做好火源管控工作。全市共设立集中祭祀点30处,发放焚烧桶0.6万个,出动“一对一”看护人员3200余人次,实现了火源精准管控。
严格督导,全时值守。节前,全市共派出检查组47个,出动工作人员250余人次,排查整改火灾隐患54处。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制度,市、旗区、乡镇、重点区域、检查站点及经营单位值班人员24小时在岗值守。全市153处远程监控点节前全部完成维护并上线运行,视频监控全天候实施巡护值守。全市2100余名护林员无缝交接,高火险区域不间断巡护,全天候值守,无人机按照既定路线巡护。东胜区、达拉特旗等6支专业防火队伍全部齐装满员,集中食宿,靠前驻防,带装巡逻,24小时值班备勤,消防车辆等配备设施全部进入临战状态,确保火灾发生时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抵达火场展开扑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