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份以来,我市气温持续偏高,降水量偏少,据气象部门最新土壤墒情普查数据显示,重旱至特旱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81%,中旱面积占9%,轻旱面积占10%。截至目前,全市9个旗区普遍受旱,特别是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乌审旗、达拉特旗等4个旗的11个苏木乡镇7.6万人受灾较重,其中因旱需生活救助2.4万人,农牧民饮水困难6096人;农作物受灾面积96千公顷,成灾面积27千公顷;受灾草牧场2208千公顷;饮水困难牲畜18万头(只),因灾死亡羊4808只;共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308万元。旱灾不仅给我市农牧业生产造成损失,也给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困难。
此次旱灾成因及特点:一是降水偏少。今年1-7月份,我市各地降水量在107.9~167.0毫米,与去年同期相比,除了达拉特旗和鄂托克前旗外,其余地区少29.6~94.6毫米。二是气温偏高。今年六、七月份平均气温高于历年同期气温。7月9至13日,我市各地平均气温26.7~29.5℃,较常年同期偏高4.4~6.8℃,较去年同期高4.1~7.7℃,大部地区出现大于35℃的高温天气。日照时数57.8~65.6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多13.1~21.5小时,较去年同期多30.1~42.5小时。预计未来一周我市气温仍然偏高,最高气温在30~37℃。三是范围广、灾害较重。全市9个旗区普遍受旱,大部分地区土壤严重缺墒,耕地无法下种,西部牧区墒情较差,部分草牧场无法正常返青,部分牧草返青后又枯死,牲畜缺草及人畜饮水困难情况严重。四是由于气温高、降水少、蒸发量大,致使地下水位下降,机电井呈现不同程度的出水不足。
灾情发生后,在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指导下,市旗(区)两级民政部门及时深入灾区实地调查核实灾情,并对灾情进行了汇总上报,同时积极协调其他涉农部门抗灾救灾:一是加强水利农田设施配套建设,修建人畜饮水工程,解决农田灌溉及人畜饮水问题。二是加大农牧业科技扶持,组织抽调涉农涉牧科技人员,指导群众消灭土壤病虫害,开展牲畜驱虫泻火,品种改良等技术措施,帮助群众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工作。三是气象部门根据预报天气情况及时进行人工增雨作业。四是迅速调动动物防疫人员对死亡牲畜及时进行消毒焚烧,以预防次生灾害的发生。
受灾以来,各地尽管采取了积极有效的自救措施,但由于灾情比较严重,广大农牧民自救能力较差,因旱需生活救助人口不断增加,农牧民饮水困难问题仍存在,抗灾救灾任务依然很重,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加强与气象、农业、水利等部门之间沟通协作,关注各旗区旱情的发展,及时掌握因旱造成生活困难需救助人员数量情况,及时了解各地救灾工作开展情况,全力筹措救灾资金,帮助受灾群众解决当前的实际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