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承办的“首届内蒙古民间舞蹈大赛”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落下帷幕,乌审旗乌兰牧骑喜获多项殊荣,载誉归来!
本届大赛的决赛历时7天,来自全国、全区的各专业艺术团体、院校、乌兰牧骑,以及自治区各盟市文化馆、群艺馆等57支参赛单位的演员们齐聚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入围决赛的近百部作品分别参加了专业组和非专业组比赛,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让全国的观众欣赏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民族舞蹈艺术盛宴。经过激烈的角逐,乌审旗乌兰牧旗创作编排的群舞《楠巴台》荣获“首届内蒙古民间舞蹈大赛”专业组表演金奖,巴德玛、呼鲁格太荣获创作银奖,额尔定图、斯仁荣获作曲奖;群舞《达拉拉干巴雅尔》荣获“首届内蒙古民间舞蹈大赛”专业组表演银奖、传承奖;乌审旗乌兰牧骑老队员哈拉金、巴德玛荣获“首届内蒙古民间舞蹈大赛”评委会特别奖。
借物抒情是鄂尔多斯民间舞蹈的表现形式之一。由乌审旗乌兰牧旗创作编排的群舞《楠巴台》以筷子为道具,体现了民间舞蹈艺术形式和鄂尔多斯独特的舞蹈艺术特点与风格。该舞蹈在前不久举办的乌审旗乌兰牧骑成立60周年专场文艺晚会上进行了首演,以鄂尔多斯民歌为主旋律,保留传承了传统舞蹈的内涵,用筷子的节奏抒发着热情、豪放的鄂尔多斯人英俊潇洒的性格与风度,也表现了鄂尔多斯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群舞《达拉拉干巴雅尔》是由上世纪70年代乌审旗乌兰牧骑老一辈艺术家根据民间习俗创作编排而成,深刻地展示了蒙古族人民呼唤风调雨顺、五畜兴旺的内心渴求。长期以来,一代代乌审旗乌兰牧骑的队员们始终坚持保护、传承与展示优秀民族文化,好多经典节目至今仍然活跃在各大舞台上,舞蹈《达拉拉干巴雅尔》就是其中之一,切实体现出乌兰牧骑“传帮带”的优良传统,歌颂乌兰牧骑薪火相传的精神。
民间舞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民族文化的博大传承,此次大赛将当代的蒙古舞与传统的民间舞相结合,为内蒙古民间舞蹈搭建了新的平台,为进一步挖掘、保护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内蒙古优秀舞蹈艺术,培养和发掘创作、表演人才,促进舞蹈文化的相互交流,繁荣内蒙古民间舞蹈艺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奠定基础。
今后,乌审旗乌兰牧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乌兰牧骑的殷切嘱托,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弘扬优良传统,扎根基层一线,推动文艺创新,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新时代的精品力作,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积极贡献,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轻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