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会议对2024年卫生健康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为卫生健康系统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持续完善和优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供了根本遵循、行动指南。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近年来,鄂托克旗卫生健康系统聚焦群众关切,持续提升医疗服务整体实力,全力推动卫生健康民生项目,打造利民、惠民、便民的“家门口”健康服务圈。
聚焦需求,办民生实事。针对辖区居民心脑血管疾病、胃肠疾病发病率较高,而医疗机构诊疗能力相对不足,患者外转较多这一实际情况,积极引进三甲医院知名专家,揭牌成立2个“名医工作室”,填补鄂托克旗心血管介入治疗领域空白,逐步形成以旗人民医院、旗第二人民医院为中心的胃肠镜医疗服务圈。对标百姓医疗需求,增设旗第二人民医院血透室,实现旗直医疗机构血透业务全覆盖,极大的缩短了血透患者的服务半径。聚焦辖区内肿瘤患者治疗和安宁疗护需求,将旗人民医院安宁疗护与肿瘤治疗中心新建项目列为2024年票选民生项目全力推动,切实有效缓解家庭、社会照护压力。
聚焦基层,办民生小事。切实优化基层医疗服务,真正提升基层诊疗水平。消除“空壳”村卫生室,设立50个标准化村卫生室,配足基本诊疗设施设备,常备西药、中成药(蒙药)不少于80种。全面组织开展基层医生全覆盖培训不少于2次,让村医能看会治的疾病越来越多,服务能力越来越强。全力推进医疗共同体建设,实施“组团式”援助。旗直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定期坐诊,药房下沉逐步开展,有效缓解基层缺医少药现状。全旗基层医疗机构连续2年实现诊疗服务总量年均5%以上的增长,基层群众信任度有效提升。
聚焦搭台,办民生难事。近年来,鄂托克旗卫健系统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旗”作为发展目标,但卫生健康专业技术人员紧缺、医疗机构硬件建设不足等因素已成为制约鄂托克旗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的难题。结合实际,卫健系统大力开展医联体建设,多举措柔性引进人才。组建纵向型、紧凑型医联体13个,柔性引进北京、海南、石家庄、宁夏等地三级医院知名专家32名。深入开展“假日门诊”。52名各学科专家定期不定期坐诊,为旗域群众大病不出旗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十四五”期间,鄂托克旗卫健系统进一步推进医改,真正提升基层医疗质量水平,把优化基层医疗服务做细、做实、做新、做活、做久,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打造最短优质家门口医疗服务圈,让农牧民在家门口看上病、看好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