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近年来,嘎鲁图镇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产业,着力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如今嘎鲁图镇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着力做强优势产业
初春乍暖还寒时,正是农牧民最忙碌的接羔育幼期。布寨嘎查嘎鲁图牧业社的牧民哈斯巴雅尔一早就开始忙着给羊添草、饮水,清理羊圈。300多平米的棚圈里200多只鄂尔多斯细毛羊膘肥体壮,看着接羔棚里120只活蹦乱跳的小羊羔,哈斯巴雅尔幸福溢于言表。作为布寨嘎查细毛羊养殖户之一,2018年他家被乌审旗农牧业局认定为家庭牧场户,坐拥320平米的标准化棚圈,接羔棚160平米、储草棚200平米、配种室30平米,年出栏大小牲畜150多头(只),近年来草原牛羊肉价格不断上涨,哈斯巴雅尔的收入也水涨船高。
布寨嘎查作为鄂尔多斯细毛羊养殖发源地,70 %以上牧民的收入来自于细毛羊产业。全嘎查年存栏细毛羊2.6万头只,饲草料地达8400亩,年产细毛量达50吨左右,出栏细毛羊达8000—10000头只,建有羊毛储备库600㎡,小型冷库30㎡。2016年布寨嘎查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第六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嘎查。为不断挖掘细毛羊产业整体价值潜力,推进产业现代化建设及产业链条的延伸。嘎鲁图镇于2020年建立“产、供、销”于一体的鄂尔多斯细毛羊产业化联合体。形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逐步实现全产业链产业化经营格局,引领全镇细毛羊产业优质高效发展。目前全镇从事鄂尔多斯细毛羊养殖产业农牧户达2900多户,占总农牧户的80%以上,其中加入鄂尔多斯细毛羊养殖合作社的养殖户2122户,占鄂尔多斯细毛羊养殖总户数的71%。2020年,嘎鲁图镇被国家农业部评定为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图片全力夯实粮食产业最是一年春好处,筑陂处处待春耕。近日,斯布扣嘎查大片田地开始施肥、翻播、平整,正等待着清明后播种小麦。据悉,如今生态小麦已成为斯布扣嘎查的一张名片,嘎查今年计划播种小麦300余亩。2017年,斯布扣嘎查引进巴彦淖尔市黄河灌区优质小麦种子及种植技术,按照打造绿色、生态、环保、安全的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的工作思路,建成占地320亩的有机小麦种植基地,2019年投资15万元安装1套小麦基地质量追溯系统,每亩产量达到344斤,基地年产小麦近21万斤,2018年建成面粉加工厂,带动小麦种植户增收200多万元。2021年初,乌审旗鸿麦食品加工厂在嘎鲁图镇斯布扣嘎查揭牌启动,斯布扣嘎查种植的小麦由鸿麦食品加工厂进一步深加工,生产的酸奶饼等一系列面点产品,一经上市便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这标志着斯布扣嘎查小麦种植产业发展由初级的种植销售向特色优质农产品深加工销售的转变,从而进一步延长了小麦产品产业链,实现集体经济大幅增值,农牧民稳步增收。
近年来,嘎鲁图镇以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落实粮食安全生产责任,严守13.8万亩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按照“一村一品”产业布局,推广种植水稻500余亩、小麦300余亩、小杂粮200余亩、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0.4万亩。
大力扶持特色产业
走进木都柴达木村,养殖场内200多只藏香猪正在进食。据悉,2017年,木都柴达木村正式启动建设占地100亩的种猪繁育基地项目,先后购置适合本地生长的松辽黑猪优质种猪10头,隔年育肥猪80头。截至2021年,木都柴达木村黑猪年出栏90头,存栏130头,实现利润35万元。2021年底,乌审旗晨亮藏香猪养殖场落地木都柴达木村,引进藏香母猪135头、种公猪15头、肉猪60头,已繁育小猪仔70余只,木都柴达木村的黑猪养殖再添活力,这标志着木都柴达木村的黑猪养殖业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黑猪养殖产业不仅提高了木都柴达木村村集体经济收入,也带动了本村玉米、土豆、大豆等传统种植产业的发展,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44.2万元。
近年来,嘎鲁图镇加快推进特色产业种养殖发展,从资金扶持、场地支撑、技术指导、搭建销售平台等方面引导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已发展培育木都柴达木村黑猪、珍珠鸡、巴音柴达木村鸵鸟、呼和淖尔肉兔等特色产业。
近年来,嘎鲁图镇着眼优势产业、夯实粮食产业、扶持特色产业,按照“一村一品”产业布局,积极发展绿色、有机、特色种养业,带动农牧民发展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已逐步形成布寨嘎查鄂尔多斯细毛羊、达布察克村大棚蔬菜、木都柴达木村黑猪、神水台村水稻、萨如努图嘎查传统乳制品、斯布扣嘎查有机小麦等“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截至2021年,全镇绿色蔬菜、有机杂粮等特色农作物种植面积达到2000亩,鄂尔多斯细毛羊、草原红牛等存栏量达到25.5万头(只),培育现代家庭牧场81户,发展专业合作社146家。
嘎鲁图镇“一村一品”产业多点开花,乡村产业焕发出勃勃生机,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