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准格尔旗十二连城乡康布尔村依托丰富的土地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让大棚经济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从2019年开始,康布尔村先后协调各方资金,投资189万元建设了占地36亩的暖棚11栋,投资150万元建设了占地31亩的冷棚10栋,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设施农业园区。
冬日,阳光正好,走进康布尔村设施农业园区,大棚外的工人们正在施工完善耳房、网围栏等配套设施。棚内暖意十足,白萝卜、白菜等蔬菜长势喜人,放眼望去皆是绿色,与棚外宛如两个季节。
见到康布尔村村民马吉富的时候,他正在大棚里忙着采摘、打包。自从村里建起大棚,他就在这里打工,村里的设施农业托起了他的致富梦。“过去家庭收入主要靠种玉米和西瓜,一年大概收入2万多元,自从开始在大棚里打工,一年下来,打工的收入加上合作社的分红,可以收入5万元左右,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高。”马吉富高兴地说。
为持续带动当地村民实现增收致富,康布尔村以“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通过成立合作社吸纳本地农户在园区务工、优先将大棚租赁给本地农户,让许多像马吉富一样的当地村民实现了收入增长。
康布尔村党支部书记王文清介绍说:“设施农业园区建成以来,村里通过捆绑涉农项目资金,不断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修建了水泥路、交易场所等。并成立了‘康布尔绿色兴康种养殖合作社’,将设施农业园区的大棚以每栋8000元的价格出租,获取收入。合作社产生的收益通过分红的方式发放给村民,让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通过设施农业园区的发展,我们村已累计带动当地农户22户68人实现了增收致富。2020年,园区产出实现经济收益44万余元,村集体大棚租金年收入15.85万元,带动园区农户人均增收0.6万元。”王文清说,下一步,园区将继续扩大规模,不断延伸产业链条,进一步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