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官方微信

首页>公开>乡村振兴>乡村振兴
“十”指用力紧抓技术服务 “千”人用心助推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1-08-23 09:41:00      作者:刘嘉益      来源:鄂尔多斯市农牧局      【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鄂尔多斯市“千名农技人员送科技到基层”行动开展以来,农牧业创新能力和服务效能得到明显提升,为实现农牧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牧民富裕富足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聚焦总体布局,上下齐动构筑服务网络

“千名农技人员送科技到基层”行动充分切合乡村振兴战略需求,以农牧业科技服务为着力点和突破口,聚焦科技需求,优化科技供给,推进人才下沉,做到统筹谋划、科学推进,依靠科技促进农牧民增收。鄂尔多斯市农牧局从市、旗两级农牧系统抽调专业技术人员456名,同时整合全市原有610名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组建了8支农牧业科技服务队(除康巴什区外),层层发力,上下齐动,实现农牧业科技服务网格化和全覆盖,做到科技服务“旗不漏乡、乡不漏村”。

二、紧盯服务指导,对症下药解决民之所需

解民之所难,答民之所问,供民之所需。千名农技人员怀揣服务之心,将技术指导和服务放在首位,带着经验、技术和成果,发挥个人专长,服务农村牧区建设与发展。针对农牧户和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提出的问题和需求,服务队将巡回服务、专职服务与专项服务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各级队员服务优势,通过专题轮训、现场指导、经验交流、在线服务等多种方式,对症下药,提供精准及时的技术指导。截至目前,科技服务队到基层开展技术服务指导共计出动9132人次,其中,市级出动2135人次,旗区出动6997人次。服务农牧户、企业、合作社等农牧业经营主体累计60944个。针对我市今年持续高温干旱、玉米粘虫和红蜘蛛病虫害频发等问题,服务队及时跟进,指导作物高温防治措施和病虫害防治方法,连续发布各类虫情信息60期。

三、推广先进技术,科学指导助力增产增效

服务队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高效生产模式和关键管理措施,指导当地农牧户和新型经营主体科学使用,进一步做好“消化吸收再创新”。先后筛选无膜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设施农业土壤抗连作障碍集成技术、小麦套种麻子高效栽培技术、沙地苜蓿高效种植利用技术、盐碱地水稻种植技术、大棚自动化育秧、设施农业物联网关键技术及远程智能控制系统技术、阿尔巴斯绒山羊和鄂尔多斯细毛羊高效繁殖技术等71项先进实用技术并在生产中普及推广;“工厂化育苗+高垄栽培+膜下滴灌+设施农业智能控制水肥一体化+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模式、稻鱼综合种养模式、棚塘接力养殖模式等高效生产模式落地开花;自动饲喂机、无人机植保、自走式卷帘机等先进农机具广泛应用,农牧业生产效率和产量大大提升。

四、引进优良品种,优中选优开展试验示范

不断优化调整农牧业种养殖结构,推进我市农牧业品种优质化和多样化发展,满足农牧业生产对优质品种的需求,做好优良品种引进推广和更新换代工作。服务队在玉米等粮食作物、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的新品种试验示范上重点发力,优中选优,综合考虑生产条件和区域优势,筛选适宜本地区种植、栽培的作物品种。目前已在全市范围内打造新品种试验示范点79个,玉米、水稻、高蛋白大豆、谷子以及“博洋91”甜瓜、“新农八号”西瓜、“鹿椒十九号”辣椒、“千喜”西红柿、“香野”草莓等223个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工作稳步推进。持续开展湖羊、安格斯和西门塔尔等优质畜种引进改良工作,扩大优质种群,提高经济效益。试验养殖花鲈鱼、青蟹等水产作物,进一步推动我市渔业升级。

五、助力主导产业,精益求精推动提档升级

围绕我市玉米、绒山羊、肉羊等主导产业,推动多方参与,重点支持,靶向服务,提高主导产业生产经营主体专业化和组织化水平,实现生产规范化和产品精细化,实现我市主导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和档次进一步升级。服务队在全市范围内,针对玉米产业开展品种优化、全程机械化及相关技术装备推广,推广玉米优质专用品种面积361万亩,新品种31.7万亩;针对绒毛肉产业开展提质增效、高效繁殖等技术推广和绒毛检测等服务指导,提升阿尔巴斯绒山羊、鄂尔多斯细毛羊等优势产业竞争力。鄂托克旗阿尔巴斯白绒山羊核心产区,服务队链接市农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亿维白绒山羊有限责任公司、11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和458户农牧示范户,构建“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牧民+产业振兴”发展模式,搭建科技服务关系,培育优质种公羊149只,人工授精覆盖147户入社示范户,推广分级整理等技术,开展细度检测25960多只,开展分部位抓绒16237只,集中收储销售原绒达15.14吨。

六、着眼多元发展,因地制宜拓宽发展道路

服务队结合各旗区农牧业发展特色和优势,因地制宜开展技术服务指导,推动我市农牧业发展“多点开花”。对丘陵山区小杂粮、盐碱地水稻等作物提供关键技术指导和核心农机具引进服务,帮助准格尔旗沙圪堵镇布尔洞村种植小杂粮600多亩,助力打造“一村一品”;科学指导青贮玉米种植81万亩,优化苜蓿、燕麦种植技术,改善重点区域优质饲草料供给问题;适宜地区渔业技术服务指导成效显著,南美白对虾养殖实现产业化,稻渔综合种养规模不断扩大,以渔改碱,循环发展成为主流,杭锦旗独贵塔拉镇部署建设盐碱水池塘养殖技术示范3000亩,准格尔旗十二连城乡盐碱水域设施化“棚+塘”接力养殖模式示范2500亩。

七、打造示范典型,辐射引领做出发展表率

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这样才能有说服力。服务工作开展以来,服务队针对性提高“成果可视化”的技术推广方式比重,以农业科技园区、科技示范基地、新品种试验点、科技示范户等主体为典型,为农牧民搭建起“观效择技”、“看禾选种”的展示平台。通过鄂尔多斯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牧业产业园等“阵地”,科技服务覆盖面积达30多万亩,40多家企业、300多家农业合作社及4600多户农牧民因此受益。重点建设服务科技示范基地27个,涵盖粮油作物、蔬菜瓜果、肉禽水产等各个方面,集成展示绿色高效技术、模式,辐射带动周边作用显著。达拉特旗林原村作为乡村振兴示范典型,蔬菜产业是科技服务的重点,服务队在蹲点开展技术服务的基础上,为集体经济育苗中心提供苗床及喷淋系统,为种植户免费提供有机肥62.5吨。

八、紧抓宣传培育,授之以渔提升综合能力

乡村要振兴,农牧民的观念和综合素质极为关键。服务队通过上门服务、田间指导、举办讲座、贴挂发宣传材料以及在线服务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普及支农惠农政策、农牧业实用技术、农机具及农业投入品的安全使用、新型经营主体运营与管理、品牌建设等内容,提升农牧民综合素质,引导农牧民转变发展理念,拓宽发展视野,激发学习热情,增强农牧业科技发展主观动力。截至目前,服务队已累计组织规模性、实用性农牧民技术培训108次,共计7921人次,发放种养殖相关宣传材料5.4万余份。乌审旗嘎鲁图镇玉米种植示范户巴特尔在参加了玉米水肥精控培训后说,这次实用的技术培训举办在我们老百姓身边,真是把实事办到了我们的心坎上。

九、推动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留住绿水青山

服务队以绿色增产为导向,指导生态农牧业发展。控药减害,预警虫情,指导开展统防统治及绿色防控;控肥减量,推广普及秸秆还田等技术,推动有机肥替代化肥,指导测土配方施肥,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开展秸秆还田、青贮、氨化等技术指导,服务整县推进项目落实;指导农膜回收利用项目有序开展,在全市适宜地区推广无膜浅埋滴灌技术,开展生物降解膜对比试验示范;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行“一场一策”,指导老场改造升级,规范新场环评管理,推进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发展;指导盐碱地改良,引进无沟铺管机等机具,推行粉垄技术等,探索高效节水,提炼推广鄂尔多斯盐碱地治理改良模式10套,耕地数量和单位面积收益明显提升。

十、深化农村改革,破除壁垒盘活生产资源

推动土地流转,提高农牧民财产性收入。服务队摸清农牧户承包地底数,指导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推动农牧户承包地有序流转,目前农村牧区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基本完成,耕地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农牧业经营趋势呈现集约化和规模化。让“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股权、嘎查村民当股东”,指导农村牧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各项工作均已基本完成,集体资源要素充分盘活,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伊金霍洛旗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在服务队经指导下建设完成,为农村牧区两权抵押贷款和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保障,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发展增添了活力。

转载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做回链

主办: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承办:鄂尔多斯市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506000004     蒙ICP17002409号-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7-8581170(工作时间)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 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

邮箱:ordosxxbs@163.com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