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官方微信

首页>公开>乡村振兴>乡村振兴
鄂托克前旗让困难群众就业有门、脱贫有路
发布时间:2020-06-18 15:50:00      作者:裴飞雄 刘思扬      来源:鄂托克前旗      【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就业,一头连着民生冷暖,一头连着脱贫攻坚。近年来,鄂托克前旗本着“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原则,以摸底调查数据为基础,找准“症结”、开对“药方”、拔掉“穷根”,一项项就业扶贫举措落地生根,公益性岗位让贫困群众变身“工薪族”,产业扶贫资金帮助贫困人口实现自主创业,集体经济壮大为贫困劳动力搭起就业桥梁......家门口的就业扶贫政策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铺就了稳稳的脱贫致富路。

每天早上,昂素镇圐圙嘎查脱贫户格西格扎嘎在安顿好自家的营生之后,便来到嘎查的肉牛养殖基地,开始一天的忙碌。他的工作是养殖基地的饲养员,每个月能拿到5500元的工资。格西格扎嘎曾是昂素镇圐圙嘎查建档立卡贫困户,由于家里草场面积小、生态环境差,多年来一直靠外出打工谋生。嘎查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将格西格扎嘎吸纳到养殖基地里打工。“家门口就有这么好的就业岗位,我再也不用外出奔波打工了,而且收入很稳定,我就一心一意把牛养好。”现在,格西格扎嘎已经把养殖基地当做了自己的家,因为这里已经成为了他脱贫增收的“金窝窝”。

既能打工赚钱,还能兼顾家庭生产,这种在家门口稳定就业的形式,是鄂托克前旗推进就业扶贫的有效途径之一。刚喂完家里的羊,脱贫户李怀海便骑着三轮车赶往了敖镇三段地村的牲畜交易市场附近,这片区域的卫生由他来负责打扫。2018年以来,敖镇为每一位脱贫户提供公益性岗位,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自愿报名,负责各个区域的环境卫生,李怀海就是其中一位。“政府提供这么好的就业岗位,我们当然愿意来干,一个月给我们挣1760元,也是一笔固定的好收入。”李怀海娴熟地清扫着垃圾,笑着说道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鄂托克前旗不断加强就业扶贫力度,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送政策、送岗位、送信息、送服务。2018年至今,为218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提供公益性岗位,将原补贴标准880元调整至1760元,每人每年增收1.05万元,真正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和“一人脱贫,全家致富”愿望。

就业惠民生,创业促发展,如何更好地让贫困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鄂托克前旗着力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自身“造血”能力,在有效促动贫困群众充分就业的同时,引导和鼓励他们自主创业。

上海庙镇水泉子村脱贫户折桂珍家的烩菜馆就开在公路边,一到饭点儿,烩菜馆里就满是前来就餐的人,店主折桂珍在厨房里忙碌不停,一盘盘热气腾腾的烩菜里散发着她成功脱贫的好滋味。2017年,折桂珍家因丈夫患病,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政府为她提供了2万元产业扶持资金,并帮助她承包了烩菜馆,扶贫政策的一缕阳光驱散了笼罩在折桂珍家的阴霾,乐业的念头在折桂珍心中也越来越浓。“我现在有了自己的事业,店里一天纯收入在200多元,挺不错,只要能就业,我就能把日子过好。”折桂珍对现在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让贫困群众借力精准扶贫政策的东风,把日子越过越有奔头。”是鄂托克前旗在脱贫路上真抓实干的民生情怀。鄂托克前旗通过产业带动、就业培训和创业扶持等帮扶措施,促进贫困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精准就业,让贫困群众端稳了就业“饭碗”,在全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道路上走得更有底气。

转载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做回链

主办: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承办:鄂尔多斯市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506000004     蒙ICP17002409号-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7-8581170(工作时间)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 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

邮箱:ordosxxbs@163.com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