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官方微信

首页>公开>乡村振兴>乡村振兴
鄂尔多斯市“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网络媒体行走进乌审旗
发布时间:2020-06-17 11:52:41      作者:杨潇 萨如拉      来源:乌审旗      【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土专家’一来,我们家变化就大了,我家的两头母牛已全部改良,生了双胞胎牛犊儿,现在两个小牛犊儿也长大了,改良过后的牛出肉率高、生长周期短、肉质也受市场欢迎。”鄂尔多斯市"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网络媒体行记者们在乌审旗无定河镇排子湾村贫困户边兆廷家采访时,边兆廷高兴地说着。

6月10日,鄂尔多斯市"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网络媒体行走进乌审旗。鄂尔多斯市"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网络媒体行包括来自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新闻网和鄂尔多斯市直媒体记者、编辑,他们深入我旗苏力德苏木、无定河镇和乌兰陶勒盖镇,走进贫困户家,走访田间地头,探察嘎查村集体项目,深入挖掘乌审旗在脱贫攻坚中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涌现出的脱贫致富带头人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的感人事迹,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乌审旗脱贫攻坚成果,留下了属于媒体人的足迹和不舍的记忆。乌审旗委网信办组织旗属网络媒体和有关政务新媒体平台采编人员随同采访。 在苏力德苏木塔来乌素嘎查有机肥厂,这里将日常生活垃圾、人畜粪便等通过三次加工发酵工艺后形成有机肥料,循环用于有机农业种植,采取“合作社+农牧户”入股分红和订单、定向产销“双模式”进行运营。同时,合作社为农牧户提供成品有机肥,并在合作社的指导下,入社会员“订单”种植蔬菜、瓜果、马铃薯等经济作物,合作社“保底”“定向”销售农畜产品。

带着乡土味儿的无定河镇“土专家”东家进西家出,他们使出多年来总结出的“笨办法”,为贫困户找到“金点子”,在大棚田垄间、牛棚羊圈里都有他们的身影。这个百人“土专家人才库”,吸纳了全镇的党员干部、人大代表、致富能手、养殖大户、种植大户、创新创业、新型经营主体等各个领域的“能人”,组合成为帮扶全镇52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的流动志愿服务队,因户施策为贫困户提供技术支持。

乌兰陶勒盖镇巴音敖包嘎查巴音都呼木社的额尔登朝克图,本人患有锁骨畸形,妻子智力三级残疾,并患有慢性胃炎,劳动能力也较弱。近些年,因劳动力不足,看病就医花销大,生活捉襟见肘,欠下不少外债,也让这个家庭陷入了贫困的窘境。乌兰陶勒盖镇政府和驻村工作队依据“一户一策、一人一法”扶贫模式,为他家制定了专属的“脱贫套餐”的扶贫计划,配套的帮扶措施,精准的“脱贫套餐”,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实现了扶真贫、真扶贫。

乌兰陶勒盖镇巴音高勒矿泉水厂,这里产出的泉水富含50余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尤其锶含量更是比普通矿泉水高8倍以上。2019年,矿泉水厂已正式投产经营,年承包收入达150万元,作为嘎查集体经济,希布尔矿泉水厂将每年收益的50%用于巴音高勒嘎查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10%用于本嘎查贫困户、边缘户、低保户扶持,40%用于扶持其他嘎查村的产业发展。

地处毛乌素沙地腹部的乌兰陶勒盖治沙站,经过50年间治理沙漠超30万亩,成功推广沙障及人工造林治理、高标准网格状立式沙障治理、沙障及种子撒播治理、乔灌混交治理等7种治沙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度分别达到37%、83%,“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草绿遍地花”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真实写照。

活动中,每到一处,鄂尔多斯市"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网络媒体行记者们用手中的镜头,铿锵有力的笔杆,传播声音的话筒,记录下一幅幅精彩瞬间,一段段新闻画面,一个个脱贫故事,对乌审旗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取得成绩齐声点赞。

据了解,此次鄂尔多斯市"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网络媒体行活动由鄂尔多斯市委网信办牵头组织,活动于6月7日启动,6月13日结束,乌审旗为第三站。活动旨在重点宣传鄂尔多斯市脱贫攻坚工作的新举措新办法,宣传基层扶贫干部的典型事迹和贫困地区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感人故事,深刻反映鄂尔多斯市脱贫攻坚奋斗历程,在全市上下营造争分夺秒冲刺、全力以赴攻坚的网上浓厚氛围。

转载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做回链

主办: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承办:鄂尔多斯市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506000004     蒙ICP17002409号-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7-8581170(工作时间)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 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

邮箱:ordosxxbs@163.com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