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托克前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讲话精神,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和民生工程,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尽锐出战、精准发力、集中攻坚,打活手中牌,高质量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旗666户1759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全部实现脱贫。
打好“能力牌”,筑牢思想堡垒
“最近旗里、镇里干部经常来我们嘎查进行脱贫攻坚相关内容的宣讲,涉及理论政策、脱贫典型经验分享等内容,农牧民都很欢迎,我们在基层工作也更有底气,更有信心!”马拉迪嘎查第一书记巴斯尔竖起了大拇指。
鄂托克前旗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政治必修课,以“决胜小康、奋斗有我”为主题,通过理论中心组学习、巡回宣讲、面对面宣讲、网络在线宣讲等多种形式,吃透精神实质,把握政策核心。先后组织全旗副县以上领导干部召开3次旗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提升各级干部脱贫攻坚理论素养;成立5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深入84个嘎查村社区开展巡回宣讲180余场,受益群众6000余人次,以全国科技特派员杨飞为代表的农牧之友志愿服务队制作了“同心同向同小康”系列微视频,通过网络普及科学种养殖技术,为产业脱贫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打好“政策牌”,确保良策见效
“是党的好政策让我过上了现在的幸福生活!”敖勒召其镇马场井村民李怀兴说,2016年他被识别为贫困户,享受易地搬迁政策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房子,落实了大病救助,通过羔羊育肥和肉牛养殖,目前已经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鄂托克前旗全面强化“三精准、三落实、三保障”政策,建立健全政策落实机制,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全面落实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兜底保障等政策措施,解决贫困群众衣食冷暖所愁、安居饮水所困、教育医疗所忧等问题。累计发放教育补贴326人次235万元,完成危房改造228户,为182个分散式供水户和8处集中式供水工程安装了净水器,贫困人口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到90%以上。
打好“合力牌”,凝聚社会力量
马场井村脱贫户魏艳芳过去在鄂尔多斯宏野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的种植基地打工,学习到种植技术后,在公司的帮助下,她承包了村里的23座拱棚,搞起了蔬菜种植,年新增收入达2.5万元。
鄂托克前旗压紧压实党政第一责任、部门主体责任、干部包保责任、社会帮扶责任,实现政府、市场、社会互动,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联动。建立“三方六联”机制,把市级作战队、市包联督导组、旗脱贫攻坚组三方力量整合起来,同向发力、联合作战,高效推进全旗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实施“百企帮百村”行动,积极引导企业投身脱贫攻坚行动中,74家企业与嘎查村结成“帮带”对子,累计落实帮扶资金4953万元,实现村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打好“产业牌”,激活内生动力
“接下来继续发展产业,不仅保证贫困群众能在家门口稳定就业,年底还能享受村集体经济带来的红利。”三道泉子村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城郊优势,采用“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建设了采摘和观光农业大棚30座,联动拱棚60栋,形成产业发展新格局,有效带动贫困群众增收。
精准脱贫攻坚以来,鄂托克前旗成立了项目入库专家组,坚持“不明确绩效目标的项目不入库、使用财政扶贫资金的项目必入库”的原则,制定到户类资产、经营类资产和公益类资产“三本账”,构筑起了脱贫攻坚的产业“堡垒”。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3297万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21个,仅2019年实施产业扶贫项目52个,扶持43个嘎查村发展集体经济,有效带动贫困户326户817人,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基本保障了每个适宜产业扶持的贫困户至少参与到1个产业扶贫项目中,实现稳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