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走土地租赁路子。整合盘活存量的闲置、零散土地,通过流转、置换、集中承包等方式,将集体土地承包给龙头企业、种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目前,完成土地流转4万亩,户均增收1400多元,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二是走项目扶持路子。借助红色领航和百企帮百村行动,统筹做好对口帮扶等工作,通过出点子、招项目、引资金,在帮扶“输血”的同时,注重提高村级自身“造血”功能。培育了一大批村集体经济产业初具规模。三是走资本增值路子。积极引导村集体购买商业门店、入股参与项目建设,实现村级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带动农牧民增收。2019年以来,整合各类项目资金8000余万元,规划建设重点项目7个。四是走企业带动路子。积极探索“党支部+公司+集体资源”发展模式,引导村民将集体土地等资源折价入股企业,让“死资源”变成“活资产”,通过股权收益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五是走资产盘活路子。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运作模式,进一步盘活劳务输出资源。2019年,输出劳动力600余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5000余万元,劳务输出逐渐由分散型向有组织、成建制方向发展。六是走绿色增收路子。通过政府主导、村集体入股、企业开发的模式,打通农产品线上线下融合销售渠道,在抓好阿镇城区农产品电商平台建设的基础上,打造“红庆河”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树立“绿色红庆河”品牌形象。2019年以来,农产品电商运营平台销售总额突破500万元,“一村一品”产业化格局正在形成。